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現代戲的意思、現代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現代戲的解釋

[modern opera] 指以現代社會生活為題材的戲劇

詳細解釋

以現代社會生活為題材的戲劇。《人民日報》1981.1.26:“春節前夕,我訪問了正在 北京 演出豫劇現代戲《柳河灣》的 常香玉 同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現代戲,作為中國戲曲藝術的重要類别,具有特定的時代内涵和藝術特征。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與戲曲藝術實踐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一、核心釋義(基于詞典定義)

指以中國現當代社會生活為題材,運用傳統戲曲藝術形式創作演出的戲劇作品。其時間範疇通常涵蓋“五四”新文化運動(約1919年)至今的曆史階段,内容聚焦現代社會矛盾、人民生活變遷及時代精神風貌。

二、藝術特征與表現手法

  1. 題材現實性

    突破傳統戲曲曆史故事與神話傳說框架,直接反映現代政治變革(如革命鬥争)、社會建設(如農村改革)、家庭倫理(如婚戀觀念)等現實主題,如《紅燈記》《沙家浜》等革命題材作品。

  2. 表演程式革新

    在保留唱、念、做、打等戲曲美學基礎上,對傳統程式化表演(如水袖、髯口)進行改良。例如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馬舞”,融合傳統身段與現代舞蹈語彙,表現雪原馳馬場景。

  3. 音樂與舞美創新

    引入西洋樂器豐富伴奏效果(如交響樂伴奏京劇),運用寫實布景與燈光技術增強時空表現力,同時保持戲曲虛拟性本質。例如豫劇《朝陽溝》以虛實結合的舞台設計呈現山村景象。

三、文化意義與曆史發展

現代戲的興起标志着戲曲藝術對時代的主動回應。20世紀40年代延安平劇院的《逼上梁山》開啟戲曲現代轉型;1950-60年代“戲曲改革”推動《白毛女》《蘆蕩火種》等經典誕生;改革開放後,《駱駝祥子》《父母愛情》等作品持續探索傳統藝術與現代審美的融合路徑。


主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對“現代戲”作為專業術語的規範性釋義。
  2.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第三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22年:關于現代戲藝術特征與曆史演變的權威論述。
  3.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編《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文化藝術出版社,2019年:系統梳理現代戲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探索。

網絡擴展解釋

現代戲是以現代社會生活或近現代曆史為題材的戲曲形式,其核心特征是通過傳統戲曲表演方式反映現實生活。以下是具體解析:

1. 定義與範疇
現代戲主要指反映五四運動(1919年)以來社會生活的戲曲劇目,既包含革命曆史題材(如抗日、解放戰争),也涵蓋當代社會現實主題(如家庭倫理、鄉村振興)。例如豫劇《柳河灣》便通過地方戲形式展現現代農村生活。

2. 與傳統戲的差異
•題材:傳統戲多演繹古代故事(如《窦娥冤》),而現代戲聚焦近現代事件;
•表演:保留戲曲程式化動作(如水袖、唱腔),但融入寫實化表演以適應現代觀衆審美;
•審美距離:觀衆對現代戲的代入感更強,因其内容貼近現實生活經驗。

3. 藝術特征
現代戲在發展中吸收話劇、電影等藝術手法,形成多元表現形式,例如通過舞台多媒體技術增強叙事張力。同時注重社會問題探讨,如滬劇《敦煌女兒》通過人物命運折射文化遺産保護議題。

4. 發展脈絡
中國戲曲自古有反映當代生活的傳統,如元代雜劇《窦娥冤》揭露社會黑暗,辛亥革命前後的京劇《潘烈士投海》呼應時代變革。現代戲體系的正式确立則以延安時期《白毛女》等作品為标志,實現了戲曲現代性轉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劇目或表演形式,可參考相關戲曲研究文獻或觀看經典現代戲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八案幫帶蝙蝠扇布帛菽粟不麛不卵姹女巢穴車絆傳诂出贅彈肅道源定影惇典方辇方位煩言碎辭孤耿豪牛懷恩火煤子健碩濟濟一堂驚慌失措斤迹金粟紙繼襲崛出開嚬苛虐坑缸款矻攔羊老把式犂花菱花鏡亂點鴛鴦譜邏廠啰哩旅邸米老鼠炮車沛滂鋪保青年近衛軍瓊玑阙漏紹續身骨神理射室拾漏子薮中荊曲躺卧聽診替死鬼外層大氣王軌小帽嚣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