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志的一种。记录一郡山川、物产、人文等情况的书。 宋 范成大 著有《吴郡志》。 清 方文 《山行八咏·东古山》:“郡志名 东古 ,村人号 比山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古无类书,无字书,又无字汇,故《三都》、《两京》赋,言木则若干,言鸟则若干…… 洛阳 所以纸贵者,直是家置一本,当类书、郡志读耳。”
“郡志”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地方志书,主要记录某一郡(相当于现代县级行政区)的地理、历史、物产、人文等信息。以下是详细解释:
郡志属于地方志的范畴,由官员或学者编纂,内容涵盖一郡的山川地貌、物产资源、行政事务、文化风俗等。例如宋代范成大的《吴郡志》是典型代表。
郡志不仅是历史文献,更被视为文化遗产。例如清代方文在《山行八咏》中引用郡志考证地名,袁枚的《随园诗话》也提到其作为类书的用途。
现代语境中,“郡志”可比喻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人或事物,如“他堪称当代地方史的郡志”。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吴郡志》等古籍,或查阅地方志研究专著。
《郡志》是指一部记录某个地区历史、地理、人文等各方面情况的地方志书。它是中国古代地方史志中的一种,通常由地方政府编纂,包含了对该地区行政区划、自然地理、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详细记载。
《郡志》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其中“郡”作为一个部首,表示与郡县行政区划有关的概念;“志”则是另一个部首,表示记录文件或志书的含义。 拆分后的部首和笔画分别是:
郡:部首为阜(丘字旁),总共有10画。
志:部首为心,总共有7画。
《郡志》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制度。在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九州、州、郡、县四个级别,郡是其一级行政区域。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管理,地方政府就编纂了相应的志书,其中包括了对地区的各种情况的详细记载,这就是《郡志》的起源。
《郡志》的繁体字为「郡誌」。
在古时候,字体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郡志》这个词,古代的汉字写法是「郡誌」,与现代的写法相比略有差异。
1. 该地区的《郡志》详细记载了该地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情况。
2. 他研究了许多地方的《郡志》,为研究地方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1. 郡县: 表示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
2. 郡城: 表示郡政府所在的城市。
3. 志书: 表示详细记录某一方面情况的书籍。
1. 郡志状:指类似《郡志》的地方志书,记录着某个地区的情况。
2. 地方志:与郡志意义相近,都是记录地方各种情况的志书。
1. 中央史志:与地方志相对应,记录的是国家中央行政区划的情况。
2. 区域研究:强调对地区特定问题展开的深入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