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一种装有木板作掩护的攻城车。《宋书·武帝纪上》:“ 张纲 治攻具成,设诸奇巧,飞楼木幔之属,莫不毕备。”《通典·兵十三》:“以板为幔,立桔槔於四轮车上,悬幔逼城堞间,使趫捷者蚁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谓之木幔。”
“木幔”是古代军事工程中的一种攻城器械,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定义
木幔是一种装有木板作为掩护的攻城车,主要用于士兵接近敌方城墙时抵御箭矢、石块等攻击。其名称由“木”(材质)和“幔”(遮蔽物)组成,直接体现了功能特点。
结构与运作方式
根据《通典·兵十三》记载,木幔的结构包括四轮车、桔槔(杠杆装置)和悬挂的木板。士兵通过操作桔槔将木板升至城墙高度,形成屏障,使攻城者能在掩护下攀附城墙。
历史应用与记载
木幔在南北朝时期已有明确使用记录。例如《宋书·武帝纪上》提到,张纲曾设计木幔等攻城器械,具备“飞楼木幔之属,莫不毕备”的特点,说明其属于当时先进的军事装备。
功能扩展
除直接掩护外,木幔还可能与其他攻城工具(如云梯、冲车)配合使用,形成立体攻势。其设计体现了古代战争中“以盾御攻”的战术思想。
木幔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攻城防御器械,通过木板屏障降低士兵伤亡,反映了古代军事工程的智慧。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演变或与其他器械的关联,可参考《通典》《武经总要》等文献。
「木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木」和「幔」两个字组成。
「木」是一个基础汉字,是用来表示树木的字,它的拆分部首是「木」,总共有四画。
「幔」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汉字,它的拆分部首是「巾」,总共有十画。
「木幔」是从古汉语「木幕」演变而来,它的意思是用木材制成的屏风或者帷幕。
在繁体字中,「木幔」的写法一般保持不变。
在古汉字的写法中,「木幔」可以用「木幕」来表示,「幕」在古时候的写法是像帐篷一样的形状。
例句:
1. 房间里放着一把木幔,给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份古朴的气息。
2. 他用木幔隔开了书房和客厅,既起到了隔断的作用,又起到了装饰的效果。
相关词语:
组词:木制、木料、木匠
近义词:木屏、木帘、木障
反义词:布幔、帘幔、纱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