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贤明而年长者。《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弑贤长而立幼弱,废正的而立不义。”
(2).谓贤能而有长者之风。《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 弟子有 公良儒 者,为人贤长,有勇力,以私车五乘从夫子行。”
“贤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如需更具体的古籍用例或语义演变分析,可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贤长》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为高尚或有德行的人。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有智慧、品德高尚以及善于辨别是非的人。
《贤长》的第一个字是贤,它的部首是贝,总共有11个笔画。第二个字是长,它的部首是长,总共有8个笔画。
《贤长》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在繁体中,贤长的写法是賢長。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存在着一些差异。《贤长》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是賢⻘,其中贤的下面有一个额外的部首,即⻘,表示青色或青年。
1. 他是一位贤长的领导,以身作则,深受员工的尊敬和爱戴。
2. 古代有许多贤长的士人,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先贤:指在古代有卓越贡献或颇有才德的人。
2.贤人:指有智慧和品德高尚的人。
3.贤明:指有睿智和明达的判断力。
1.贤明:指有智慧和有见识的人。
2.睿智:指聪明而有远见的人。
3.英明:指有非凡智慧和极高的才识。
1.愚昧:指知识浅薄或缺乏智慧。
2.蠢笨:指思维迟钝或缺乏聪明才智。
3.愚钝:指理解力迟缓或反应迟钝。
八方风雨白头偕老邦汋半子之谊被覆本夫表册嬖艳裁切参偶串花家穿着打扮楚縠词价风樯丰饶赶情宫苑贯虱海翻邯郸伎贺庆胡里胡涂壶漏昏迷不醒浆粥借篷使风吉光片裘径畛急棹絶倒匡宋枯骨之馀癞疮捞本老公公老谋勒毕里享伦品门情幕覆奶豆腐内记名飘流清出驱録染房三年艾山笼山衣树丛水遁熟妙素鳞堂上官踠地文武班吴带当风写经换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