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宗伯的意思、大宗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宗伯的解释

周 官名,春官之长,掌邦国祭祀、典礼等事。《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 明 清 亦称礼部尚书为大宗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宗伯执持》:“时 高南宇 仪 为大宗伯,力持不可。”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 徐乾学 ﹞闻之,急问公( 韩菼 )姓氏……遂引入都中,援例中北闈乡榜, 康熙 癸丑会、状连捷,官至大宗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宗伯的含义可从历史官职和家族称谓两个维度解析,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信息如下:

一、周代礼制官职(核心释义)

  1. 官职定位:西周时期设置的春官系统最高长官,位列六卿之一,爵位为卿级,主管国家祭祀与典礼制度。
  2. 核心职责:辅佐君王稳固邦国,具体掌管三类祭祀礼仪:
    • 天神祭祀:通过禋祀(焚牲升烟)、实柴等仪式祭昊天上帝、日月星辰。
    • 地祇祭祀:用血祭、埋沉等仪轨祭社稷、五岳、山川。
    • 人鬼祭祀:以肆献祼、馈食等礼制祭历代先王。
  3. 行政范畴:统管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宾礼(外交)、军礼(军事)、嘉礼(庆典)等五礼体系。

二、明清时期别称 礼部尚书在明清两代被尊称为大宗伯,如明代高仪、清代徐乾学任此职时均获此称谓。

三、宗族文化延伸义 在部分文献中,大宗伯也指代家族中辈分最高的长辈,象征宗族事务决策权,但此用法较官职含义更为罕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宗伯这个词,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高尚的官职。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 拆分部首和笔画:大宗伯可以拆分为“大”、“宗”和“伯”三个字。其中,“大”的部首是“大”字旁,它的笔画数是3;“宗”的部首是“宀”字旁,它的笔画数是8;“伯”的部首是“人”字旁,它的笔画数是7。 来源:大宗伯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中。在古代,宗伯是统治一个宗族的贵族,拥有重要的地位和权力。 繁体:大宗伯在繁体中的写法是「大宗伯」。 古时候汉字写法:大宗伯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形状可能有所不同,但字义仍然一致。 例句:他的祖先曾担任过大宗伯的职务。 组词:大宗伯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例如大宗伯府、大宗伯位等。 近义词:大宗伯的近义词包括宗伯、族伯等。 反义词:大宗伯的反义词可能是平民、庶民等词语。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你理解和掌握大宗伯这个词的含义。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继续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纻辞滨海壁饰渤潏仓蠹蚕绵羼补驰掷逮送撢稽雕瘵丁册丁倒定准抵刑恶彩翻版飞驿烽火楼望丰腆关张合玉昏老获咎嘉皇降德接应劲烈寄宿舍柯烂可叹阔臆连亘梁王苑履时緑酎马陵之战慢条厮礼貌色被发强取豪夺峭耸轻鬓人亡家破柔汤时式树株厮役素贱苏小妹淘气天不假年铜马帝通文达礼伟迹渥厚斡维迕拒瞎编乡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