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抽课的意思、抽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抽课的解释

抽税。《清会典事例·户部·铜铁锡铅矿课》:“ 广西省 恭城县 属 山斗冈 铜矿,每百斤抽课十五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境内 茂隆山 厂自前 明 开採甚旺,厂民 吴尚贤 等议给山水租银,不敢受,请照内地厂例,抽课报税以作贡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抽课"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罕见的组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解释方向:

一、教育/教学场景中的含义

指从整体课程或教学内容中有选择地抽取部分进行授课、考核或重点讲解。

示例用法:

"本次期中考试采取抽课形式,随机选取三单元内容测试。"

此用法强调选择性、抽样性,常见于教学管理或考核安排中。其核心语义与"抽查""抽考"相近,但特指课程内容范畴。

二、历史/经济文献中的含义

作为古代赋税制度术语,指按比例征收实物税或商业税。

文献依据:

《宋史·食货志》载:"凡州县皆置务,关镇或有焉…行者赍货,谓之‘过税’,每千钱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抽课皆有定数。"

此处"抽课"指对商贩交易按固定比率征税(如3%),属宋代"住税"制度范畴,多见于经济史研究文献。


语义辨析

  1. 教育领域:强调"选择性抽取",词义中性,属现代教学术语。
  2. 历史领域:意为"征收赋税",属特定历史概念,需依托文献使用。

当前语言实践中,第一类用法更为常见,但需依赖上下文明确指向。建议使用者补充具体语境以避免歧义。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抽课”是一个历史经济术语,主要含义为抽税,尤其指古代对矿产等资源的税收征收。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抽课”指从特定物资(如矿产)中按比例抽取一定份额作为税收。例如,清代对铜矿开采的税收政策中,明确提到“每百斤抽课十五斤”,即抽取15%的铜作为税款。

2.历史背景与实例

3.词义分解

4.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明清时期对金属矿产(铜、铁、银等)的税收管理,属于实物税的一种形式,不同于货币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政策演变,可参考《清会典事例》《啸亭杂录》等史料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射半自动碧琳侯秉公办事蔽障伯通桥不上茶色车辂打野眼大筑地球村兜率宫放郑翻身副教授羹胾公映弓子铺刮绝古态横死红旗渠后悔莫及侯头昏冒夹发交警纪纲院近真聚骨扇客家恳笃来兹劳酒里门鳞物命麈谋野亩道内禁皮毱倾己轻手蹑脚权闭日朝双人舞送梅雨松皮脯酸重擡写通裙投钩魏家品尉史先天之精效应下手缬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