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苛刻而严厉。2.尖利﹐声音高而刺耳。
1.苛刻而严厉。 阿英 《小品文谈》:“这时候,因为革命青年、学者,很多的跑到 广东 ,而新闻的封锁政策,也愈加锐厉。”
2.尖利,声音高而刺耳。 王西彦 《母性》:“直到汽笛重行发出锐厉的鸣叫,列车又开始它无穷的历程。”
鋭厉(ruì lì)是汉语中的形容词,指事物锋利、尖锐或气势迅猛、激烈。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锋利尖锐
指刀剑等器具的刃口极为锐利,能轻易切割物体。如《说文解字》释“鋭”为“芒也”,强调锋芒所向的尖锐特性。
例句:“刀刃鋭厉,断金如泥。”(形容兵器锋利)
气势迅猛
引申为气势、行动或言辞激烈逼人,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如《汉书》中“其锋鋭厉”既指兵器之利,亦喻攻势猛烈。
例句:“辩论时他言辞鋭厉,令人难以招架。”
“鋭”从“金”部,本义与金属利器相关;“厉”通“砺”,意为磨刀石,引申为打磨后形成的锋利状态。二字结合强化了“极致锋利”的意象。
先秦文献已见“鋭”形容兵器(如《孙子兵法》),后与“厉”组合使用,渐扩展至形容人的精神或行动果决,如《后汉书》载“志气鋭厉”。
词语 | 核心差异 | 示例 |
---|---|---|
鋭厉 | 强调锋芒外露且具压迫感 | 攻势鋭厉,势不可挡 |
锋利 | 侧重物理特性,较少用于气势 | 匕首锋利,寒光逼人 |
尖锐 | 可指具体形态或问题深刻 | 矛盾尖锐,亟待解决 |
释“鋭厉”为“锋利;迅猛”,收录古代用例“兵革鋭厉”(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注解“鋭”含“急切坚决”义,“厉”有“猛烈”义,组合后表意强化(商务印书馆,2014)。
注:因部分古籍原文未公开电子资源,建议通过《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注》等纸质权威辞书进一步查证。
: 《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387页。
: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第1289页。
“鋭厉”一词的释义存在争议且缺乏权威依据。结合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1. 关于“鋭厉”的争议性解释
仅提到该词,解释为“苛刻而严厉”或“声音尖利刺耳”。但需注意:
2. 对比“踔厉”的权威释义
若用户实际需要了解的是“踔厉”,可参考人民日报等权威来源的解释:
建议:若需精准用词,请优先使用“踔厉”并参考权威词典;若确需确认“鋭厉”含义,建议核查古籍原文或咨询语言学专家。
呗佛磅磕暴晴兵矢擦坐长短言昌隆超然自得沉湎酒色充量冲穆啜哄贷命蟷蜋蝶裙繁叶奉候伏路钢珠工徒关启归死谷芨怀才不遇花间四友回观徽网葭莩之亲精审近什积殃空耗灵壁石灵台脔卷沦滞门閲寝小肉感辱门败户讪讪时趋黍炊舜颜四角号码查字法思亲损有余补不足踏蹀陶家柳枉尺顽横晩末无穷大量五时鸡相语闲文险阻艰难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