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漕挽的意思、漕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漕挽的解释

亦作“ 漕挽 ”。指水运和陆运。《史记·留侯世家》:“诸侯安定, 河 渭 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唐 司空图 《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时国家兵役屡兴,漕輓已絶。”《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 金 商 险远,少出师则不足制敌,多漕輓不继。” 胡三省 注:“水运曰漕,陆运曰輓。”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十章:“转运百产、挹盈注虚者,凡行商之舟车漕挽大宗货物者是也。”


见“ 漕輓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漕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áo wǎn,其核心含义指水运和陆运的结合,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漕”指通过水路(如河流、运河)运输物资(如粮食),即漕运;“挽”指陆路牵引(如人力或畜力拉车),合称水陆联运。
    :《史记·留侯世家》提到“河渭漕輓天下”,即通过黄河、渭水的水运与陆运保障都城物资供应。

  2. 历史背景
    古代因水路运输成本低、效率高,漕运成为国家重要运输方式,尤其用于粮食调配。如唐代司空图《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中“漕輓已絶”,即指战乱导致水陆运输中断。

二、延伸与用法

  1. 异体写法
    亦作“漕輓”,两者通用(见《资治通鉴》胡三省注)。

  2. 比喻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引申为“艰巨的运输任务”,强调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此用法较少见于古籍。

三、相关文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权威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漕挽是个汉字词,意思是用船挽船,泛指用船拖拉或推动其他船只。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舟和千。舟表示与船相关的意思,千表示挽扯、拖拉的意思。这个词总共有9个笔画。 漕挽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水运时代。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船只进行交通和运输。漕挽一词的繁体字为「漕挽」,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漕挽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时候的字形中,漕的上方有撇,形状更加朴素,挽的下方有点,稍微更加简化。这种古代写法给人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 一些关于漕挽的例句可以是: 1. 漕运河上,老船工们正在漕挽船只,运送物资。 2. 他们利用漕挽的方式,将船只从河的一端拉到另一端。 与漕挽相关的组词可以有漕船、挽船、漕运等。这些词都带有关于航运和拖拉的意思。 没有一个确切的近义词可以替代漕挽,因为它是一个特定的词汇,但是可以用推动、拖拉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相反的词汇可以是行船、驾船等,表示主动前进而非被拖拉的意思。 综上所述,漕挽是指用船挽船,泛指用船拖拉或推动其他船只的意思。这个词由舟和千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9个笔画。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漕挽的写法稍有不同,繁体字为「漕挽」。与漕挽相关的词语有漕船、挽船、漕运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