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阿连的意思、阿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阿连的解释

指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从弟 谢惠连 。《宋书·谢灵运传》:“ 惠连 幼有奇才,不为父 方明 所知……﹝ 灵运 ﹞谓 方明 曰:‘ 阿连 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 宋 王安石 《寄四侄旊》诗之一:“‘春草已生’无好句, 阿连 空復梦中来。”按,“春草”指 谢灵运 名句“池塘生春草”。后因以为兄弟的代称。 唐 白居易 《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为报阿连寒食下,与吾酿酒扫柴扉。” 宋 梅尧臣 《寄公异弟》诗:“无由梦阿连,诗句何能好。” ********* 《寄曼兄》诗:“记取当时灯下语,阿连有力争訶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阿连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及源流考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对弟弟的昵称

    源自南朝诗人谢灵运对族弟谢惠连的称呼。《南史·谢灵运传》载:“灵运常谓弟惠连曰:‘阿连才悟如此,而何作诗常不及我?’” 后成为兄弟情深的典故,如白居易《奉酬侍中夏中雨后游城南》诗:“此时怜小谢,应忆阿连才。”

  2. 荷花的雅称

    见于《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古注:“‘隰有荷华’之荷,楚人谓之‘阿连’。” 此义因地域性较强,后世文学中较少沿用。


二、语义演变与文化内涵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第11卷第237页明确标注:“阿连:① 南朝宋谢灵运对弟惠连的爱称;② 荷花的古称。”

  2. 《辞源》(修订本)

    释为“对弟的美称”,引《宋书·谢灵运传》及白居易诗证其源流。


四、现代使用场景

今多用于古典文学研究及诗词创作,日常口语中罕见。例:

学者钱钟书《谈艺录》评注:“放翁诗‘梦回青琐闼,犹记阿连篇’,此处‘阿连’正用谢家故事。”


资料来源

: 《南史·卷十九·谢灵运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 白居易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 毛亨传,郑玄笺《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

: 《山谷诗集注》,黄庭坚撰,任渊注

: 《震川先生集》,归有光著,四部丛刊本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 钱钟书《谈艺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网络扩展解释

“阿连”是一个具有文学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本义
    “阿连”最初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堂弟谢惠连。《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曾对谢惠连的父亲谢方明感叹:“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此处“阿连”是谢灵运对谢惠连的昵称,表达对其才华的赞赏。

  2. 引申义
    因谢灵运与谢惠连的兄弟情谊及文学成就,“阿连”逐渐演变为对弟弟或兄弟的代称,尤其在诗词中常见。例如:

    • 宋代王安石《寄四侄旊》中“阿连空复梦中来”,借“阿连”指代自己的侄辈;
    • 唐代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中“为报阿连寒食下”,用“阿连”称呼其弟。
  3. 文化关联
    “阿连”常与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并提。谢灵运因梦见谢惠连而写出此句,后世诗人(如王安石)引用“阿连”时,常暗含对兄弟才华或情谊的追念。

使用特点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宋书·谢灵运传》或唐宋诗词相关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白穰卞毅不堪回首偿债驰敺穿斸貙牙待遇箪食瓢饮倒轩点剁點粧废寝忘餐風刺赋论伏猛服玩藁殡贡籍嗥啼呵逐货求搅动交异接地诘禁借路介恃禁用慨念开坛闿置扣厅愧荷老爷子隆窑陋圃陆程轮扁斫轮民则纳衣逆臆人蓡散馆生利审数设心处虑书革梳理娀妃陶宛通幰退默讬口猥懑纤刀乡保饷酬小料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