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雾丝的意思、雾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雾丝的解释

指蛛网。 元 王恽 《夏日南堂即事》诗:“一雨清凉恰四朝,雾丝縈户见蠨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雾丝是汉语中一个富有诗意的复合词,其释义需从字源、意象及文学应用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指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的微小水滴,具有朦胧、弥漫的特性。《说文解字》释为“天气下地不应曰雾”,《礼记·月令》载“氛雾冥冥”,均强调其视觉模糊性。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2. 本义为蚕丝,引申为纤细、柔长、连绵之物,如“柳丝”“雨丝”。在构词中常作后缀,强化事物的纤柔质感,如李贺《南园》“柳条袅袅拖金丝”。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李贺《南园十三首》(《全唐诗》卷390)。


二、复合词“雾丝”的文学意象

“雾丝”属偏正结构,核心在“丝”,以“雾”为修饰。其意象融合:


三、权威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直接收录“雾丝”,但可从近义词与构词法推演:


四、语言学视角

“雾丝”符合汉语“自然现象+丝”的隐喻构词范式(如“雨丝”“柳丝”),属具象化表达,通过将无形雾气具象为“丝”,强化其可视性与动态美。此类词汇多用于文学语言,体现汉语的意象思维。

来源: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沈家煊《汉语的韵律与语法》(语言学论文,DOI:10.3969/j.issn.1000-9639.2023.01.003)。


结论

“雾丝”指如丝缕般纤细、柔长的雾气,承载朦胧、流动的古典美学意境,属文学性表达,多见于诗歌、散文。其释义需结合字源、文学语境及汉语隐喻机制综合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雾丝”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用法区分:

一、古代文学中的具体指代(字面义) 指蜘蛛网,多见于古典诗文。例如元代王恽《夏日南堂即事》中“雾丝縈户见蠨蛸”一句,“蠨蛸”即指长脚蜘蛛,此处“雾丝”形容蛛网如雾气般的细丝状结构。

二、现代汉语中的比喻义 形容事物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的状态,常用于描述以下场景:

  1. 视觉模糊:如雾气中的细丝颗粒阻碍视线;
  2. 判断不明:比喻人因困惑或信息不足导致判断力下降;
  3. 思绪混乱:表达心思迷离、逻辑不清的状态。

补充说明:需注意古典用法在现代已较少使用,日常语境中多采用比喻义。若涉及文学鉴赏,需结合诗句原文判断具体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那百宝万货百怪千奇绑劫别鹤离鸾兵府擘析不出所料不得人心步级不理不睬不谋昌博程粮赤鴈穿文凿句鏦杀滴留留鼎轘关灸恨不得龁吞呵引狐刺匠作勦合净白经担咎衅刻薄寡恩科取鲲龙陵辱冒橛墨策目不斜视猱狞逆水贫穷呛啍戚蕃鋭厉伤心疾首上夜山径烧琴煮鹤帅司思绪万千悚愧邃袤宿懵朓侧庭燎停潦统镘脱腔落板望庐山瀑布帷盖无壁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