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庭燎的意思、庭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庭燎的解释

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周礼·秋官·司烜氏》:“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 郑玄 注:“坟,大也。树於门外曰大烛,於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 明 宋濂 《孔子庙堂议》:“古者朝覲会同与凡郊庙祭饗之事皆设庭燎,司烜共之,火师监之,其数则天子百,公五十,餘三十,以为不若是则不严且敬也。”《红楼梦》第十八回:“﹝ 贾妃 ﹞于是进入行宫,只见庭燎绕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庭燎”是古代宫廷中用于照明的火炬或大烛,常见于祭祀、朝会等重要场合。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庭燎”指古代庭院内点燃的大型照明工具,通常由松、竹、苇等植物捆扎成束,浸油或燃烧松柴制成,铁制叉杆支撑,立于庭院中。其名称中“庭”指庭院,“燎”意为燃烧的火炬。

二、用途与文化意义

  1. 礼仪与祭祀
    庭燎主要用于宫廷仪式,如周天子朝会诸侯或祭祀活动,体现庄重与权威。《诗经·小雅·庭燎》描述其“夜未央,庭燎之光”,通过火光象征君王勤政。
  2. 元宵节起源关联
    庭燎被视为元宵节灯笼的雏形。早期庭燎在祭天仪式中燃烧,以火光取悦天神,后演变为节日灯俗。

三、结构与演变

四、文学与历史记载

五、注音争议

多数文献注音为tíng liáo,但部分资料标注tíng liào,可能存在地域或朝代差异,建议以主流读音为准。

如需进一步了解《庭燎》诗文赏析或历史演变,可查阅《诗经》相关注解或周礼研究资料(参考、4、6)。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庭燎

庭燎(tíng liá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庭(广+廷)和燎(火+尞)。庭的拆分部首是广,在汉字中常用作地名的象形字,表示一个场所或者空地的含义;燎的拆分部首是火,代表了火焰的形态。

庭燎这个词来源于《诗经·豳风·北风》,原诗写道:“北风吹,庭燎起。”庭燎在古代是指在庭院或者大门口燃起的火炬,用于照明或者暖和的功能。

在繁体字中,庭燎的写法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保持着庭和燎两个字的形态。繁体字是中文书写系统的一种形式,与简体字相比,笔画更加繁复一些。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庭为例,在篆书时期,庭字的上部是一块表示户门的象形,下部是地的象形。在隶书时期,庭的写法逐渐演变为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广字。燎字的写法在篆书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形态。

以下是一个例句,以帮助理解庭燎这个词的用法:

夜幕降临,园中的庭燎闪烁着明亮的火光,照亮着整个庭院。

一些与庭燎相关的组词有:燎原(形容火势猛烈),燎毛(指烧毛以测试温度),燎波(指舟行的火光)。

与庭燎义近的词语有:火炬、火把、火光。

与庭燎义相反的词语有:寒冰、黑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