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水。 唐 元稹 《江边》诗:“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
“停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根据《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其核心含义为:
一、基本释义
“停潦”指雨水停滞形成的积水。其中“停”为滞留、积聚之义,“潦”通“涝”,表示雨后地面积水。《说文解字注》提到“潦,雨水大貌”,强调其与自然降水的关联。
二、文献用例
该词多见于明清文献,例如明代农书《天工开物》载:“连雨则成停潦,禾稼浸损”(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天工开物校注》);清代方志《畿辅通志》亦用“停潦漫野”描述水灾场景(来源:中华书局《清代方志丛刊》)。
三、语义辨析
与“积水”“内涝”等近义词相比,“停潦”更侧重自然降水形成的短暂性水洼,而“涝灾”多指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水患。现代水文术语中已较少使用该词。
四、相关考据
《康熙字典》引《集韵》释“潦”为“雨水盛”,印证其与降水现象的关联。现代方言调查显示,闽南语等部分南方方言仍保留“停潦”表述,特指田间小范围积水(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汉语方言大词典》)。
“停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根据权威词典《汉典》和唐代诗文,“停潦”指积水,即因水流停滞或雨水积聚形成的水域。例如元稹《江边》诗中“停潦鱼招獭”一句,描述的便是积水环境中的生态场景。
词义扩展争议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归为成语,并引申为“事物停滞不前”或“思维受阻”。但此说法未被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收录,可能是对原意的现代引申解读,需谨慎使用。
字词解析
古籍用例
唐代诗人元稹的诗句“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是最早的文献记录,此处“停潦”与“空仓”对仗,均描述自然或人为的荒废状态。
注意:若用于现代语境,建议优先采用“积水”的本义,避免混淆;引申义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判断是否适用。
安然如故白身并流尘屑痴坐冲闇绰绰有裕打弹大军谍记返程浮沤钉观瞧挂席孤寒鬼工谷贱伤农和鬨候逻晃动惶恋画字惠而不费活寡胡羌进俸靳靳窘败鸠赀吉祥天女聚头扇胯下之辱冷饮俚歌乱作胡为谋道作舍目摄诺言槃郁堡栅热雾叡圣扇笼收容瞬间说念送信桃花泉天墟题鴂伪名文蛾卧不安席吾庐诬事乡镇企业仙桃小国寡民遐音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