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津的意思、五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津的解释

长江 自 湔堰 至 犍为 一段五大渡口的合称。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其 大江 自 湔堰 下至 犍为 ,有五津。始曰 白华津 ,二曰 万里津 ,三曰 江首津 ,四曰 涉头津 ……五曰 江南津 。” 五津 皆在 蜀 中,因用以泛指 蜀 地。 南朝 梁元帝 《荆州长沙寺阿育像碑》:“郤望 五津 ,距 青莲 之洞,傍临三天,带明月之流。” 唐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城闕辅 三秦 ,风烟望 五津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五津”是古代岷江流域的五个著名渡口,具有地理与文学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五津指岷江(一说长江)从湔堰至犍为段的五个渡口,分别为: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是蜀地交通的重要节点。

  2. 地理位置
    五津分布于今四川省境内,主要位于岷江中游。不同文献对具体归属存在争议,部分记载认为属长江支流岷江,但核心指向均为蜀地(今四川一带)的渡口群。

  3. 文学引用
    唐代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以“五津”代指友人赴任的蜀州(今四川),通过渡口的遥远与风烟迷蒙的景象,表达离别时的苍茫感。

  4. 象征意义
    因五津均在蜀地,后世常以“五津”泛指四川地区,成为地域的文化符号。例如南朝梁元帝《荆州长沙寺阿育像碑》中“郤望五津”亦借指蜀地。

五津既是古代蜀地实际存在的渡口,又在文学中被赋予象征意义,成为四川的代称之一。其名称承载了历史交通与诗歌意境的双重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五津

《五津》是一个汉字词汇,含义为五个渡口。

拆分部首和笔画

该字拆分部首为"水",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五津》的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人们用来指代五个渡口的词语。

繁体

繁体字为「五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五津」。

例句

1. 黄河上有五津,人们经常利用这些渡口来往于两岸。

2. 考古学家在这片地区发现了古代重要的五津遗址。

组词

渡口、渡船、渡过、津门、码头等。

近义词

渡口、渡口站、渡船、渡河口

反义词

大桥、长虹桥、立交桥、跨海大桥等

别人正在浏览...

宝盖被乘数参一车路惩恶痴嬾齿鞋匠大初大龄虭蟟躲躲闪闪二婚郎二驾范成大飞镜斐亹构辞海伦划子回帖惛然胡行虎穴贱薄角触诘调进伐镌切阔略冷风寥寂憀亮戾夫利胜蒙茸蹑蹺担簦嗫嚅翁女娥排比贫液穷空器酸秋兔毫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衢脚日用入谢塞令桑杨首策诉辨塌车太师槅桃李精神桃林填积剔目兔死犬饥详扣闲云孤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