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怨恨。 唐 韩愈 《赠刘师服》诗:“ 虞翻 十三比岂少,遂自惋恨形於书。”
(2).懊悔。《法苑珠林》卷三四:“ 显 虽觉其韵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 显 问曰:‘向耆年是谁耶?’答云:‘ 头陁迦叶 大弟子也。’ 显 方大惋恨。”
“惋恨”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惋”与“恨”二字组合而成,具体释义如下:
词义解析
整体含义 惋恨指因遗憾或失意而引发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已发生之事的痛惜,又夹杂着难以释怀的怨怼。例如:
使用场景 常见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人物深层次的心理矛盾,如:
近义词对比
此词在口语中使用较少,多用于书面表达深沉的情感纠葛。
惋恨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形容对某种事情感到非常遗憾、悔恨和痛心。它包含两个部首:心(xīn)和感(gǎn),总共有12个笔画。
惋恨一词的来源并不明确,但据说它最早出现在《左传》这部古代典籍中。因为其含义丰富,所以它在古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被广泛使用。
在繁体中,惋恨的写法是「惋」和「恨」,字形上比简体稍微复杂一些。
在古时候,惋恨的汉字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例如,古代有些文献将惋恨的「愜」写作「忐」,或将「惋」写作「宛」。
以下是一些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使用惋恨一词的例句:
1. 鲁仲连——“尔曷不愆期?”子曰:“惋哉,尔所谓鲁也,乃尔不友于二三子。”(《论语》)
2. 秦观——“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苏轼——“使我不能东溪朗饮,使我不能马上东游,使闺阃之恋久见薄。”(《西江月·简答谢汪直叛书》)
一些由「惋恨」组成的词语有:懊恼、悔恨、痛心等。
与「惋恨」相近的词语有懊悔、痛惜、悲悼等。
与「惋恨」相反的词语有满意、喜悦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