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寡刻的意思、寡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寡刻的解释

刻薄无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妇人自尽,或姑严而殴辱时加,或夫忍而寡刻相待,此自尽之可悯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寡刻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字义与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拆解

  1. 本义指数量稀少(如“寡不敌众”),引申为淡薄、缺乏人情味。《说文解字》释:“寡,少也。”在道德层面常关联待人冷漠,如《论语·雍也》言“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暗含对情感匮乏的批判。

  2. 原指雕刻(如“刻木为吏”),后衍生严苛、不宽容 之义。《广雅·释诂》注:“刻,削也。”用于品性时,强调对他人的苛责与无情。

二、词义引申

“寡刻”合成后,形容待人冷淡严苛、缺乏仁慈宽厚之心,近义词为“刻薄”“寡恩”。其核心特质包含:

三、文化语境中的批判性

该词多用于道德评价,儒家传统尤为贬斥此类品性。如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反衬“寡刻”违背仁爱之本。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终吝灯草的描写,即是对人性寡刻的典型讽刺。

四、现代使用场景

今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批评,形容:

反义词参考:宽厚、仁善、敦睦。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字源解析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儒家伦理批判体系

    《孟子正义》(清·焦循),《诸子集成》本。

  3. 近现代语义应用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4. 文化行为学研究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重印版(论人情社会与冷漠对立)。

网络扩展解释

“寡刻”是一个汉语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主要有两种解释:

一、刻薄无情(主流含义)

根据汉典等权威来源,“寡刻”意为为人苛刻、缺乏仁慈,常见于清代文献。例如《福惠全书》中描述:“妇人自尽,或姑严而殴辱时加,或夫忍而寡刻相待”,这里特指家庭成员间的冷酷对待。

二、寡言少语(非主流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不擅言辞、沉默内向,认为“寡”指言语少,“刻”指言辞。但这种用法在古籍中未见明确记载,可能与现代语言演变或误读有关。


使用注意

  1. 古籍文献中应优先采用“刻薄无情”的释义。
  2. 现代语境下若用于描述性格内向,需结合上下文明确语义,避免歧义。
  3. 词语中的“刻”并非指时间单位,而是强调性格上的尖锐或严苛。

别人正在浏览...

八卦方位宝祚八砖学士藏怒宿怨惭皇策畧抄刼侈肆齼夏耽搁大厮把端妙敦好恶臭防堤负哺负杖皇子陂沪渎卉茵虎女笺诉健武湔濯近道救火会剧寒局脊局钱矻蹬蹬李杜龙睇没肚子暮霭逆产凝愁弄梅阡绵起场锲核蹊路人物志三和赡礼省辖市审刑院豕突舒长唢呐索望痰盒讨蒐踢脚绊手同声相应枉遏瓦影纬经吴人不识越境虾蛤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