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涉的意思、披涉的详细解释
披涉的解释
翻阅涉猎。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鳩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
词语分解
- 披的解释 披 ī 覆盖在肩背上:披星戴月。 穿戴:披挂。披甲。 打开,散开:披襟。披阅。披露(发表,公布,表露)。所向披靡。 劈开,裂开:竹竿披了。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涉的解释 涉 è 步行过水:涉渡。涉江。跋涉。 到,经历:涉世(经历世事)。涉历。涉险。涉足。 牵连,关连:涉及。涉嫌。涉外(涉及与外国关系的)。交涉。牵涉。涉猎。 动,着(?):涉笔。 笔画数:; 部首:氵
网络扩展解释
“披涉”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翻阅并广泛涉猎书籍或文献,强调对知识的广泛接触与学习。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 词义:指翻阅书籍并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带有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意味。
- 构词:“披”指翻开、翻阅(如“披阅”),“涉”指涉猎、涉及,合指通过阅读广泛接触知识。
出处与例句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
- 《抱朴子·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鳩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
(葛洪自述为研究养生之道,翻阅了上千卷书籍。)
- 《抱朴子·自叙》:“曾所披涉,自正经诸史百家之言,下至短杂文章,近万卷。”
(说明其阅读范围从经典史籍到杂文,涵盖广泛。)
用法说明
- 语境:多用于描述学者或文人广泛阅读、钻研文献的行为,常见于文言文或学术讨论中。
- 现代适用性: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史领域仍可能作为书面语出现。
近义词
- 披览:翻阅浏览。
- 涉猎:粗略学习或接触多方面知识。
- 博览:广泛阅读。
补充说明
该词无明确反义词,但可结合语境用“专精”“深研”等表示与“广泛涉猎”相反的学习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抱朴子》原文或相关注释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披涉
披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行走困难、过程中艰辛或困苦的意思。它常常用于描述在艰险的地形、泥泞的道路或复杂的环境中缓慢前进的情况。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披涉的构成是由“扌”(手)和“涉”(shè)两个部首组成,共计11画。
来源及繁体:
披涉是一个古代汉字,源于《周易·离经》中的一句话“巽在床下,用史巫纷涉,以追凶也”。繁体字为「纘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披涉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上半部分为「纟」(sī),表示线或绳,下半部分为「涉」,表示行走。由于时代的演变,现代简化为了现在的形态。
例句:
1. 雨后的山路泥泞不堪,我们只能披涉前行。
2. 长途跋涉后,他们披涉到达了目的地,但身体疲惫不堪。
组词:
披山涉水、涉险通过、披星戴月、披荆斩棘。
近义词:
艰苦跋涉、劳神费力、艰难曲折。
反义词:
轻松畅快、一帆风顺、易如反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