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纳款的意思、纳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纳款的解释

归顺;降服。《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加以纳款通和,布德脩礼。” 李善 注:“纳其款关之诚,而通其和好之礼。” 唐 张说 《裴公神道碑》:“俄而衔璧辕门,释缚纳款。”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许定国 诱杀 高杰 ,遂与 李际遇 先后纳款。”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纳款、通敌的鬼蜮行为,一到现在,就好像都是‘前进’的光明事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纳款”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语,其核心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

  1. 归顺、降服(主要见于古代文献)
    • 指主动向敌方或强势一方表示投降、归附,并献上诚意。例如:
      • 南朝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有苗纳款,未劳征伐。”
      • 唐代张说《裴公神道碑》记载:“衔璧辕门,释缚纳款。”
      • 清代魏源《圣武记》提到明末将领许定国“诱杀高杰,遂与李际遇先后纳款”。

用法与语境

补充含义

  1. 缴纳款项(现代较少使用)
    • 部分现代词典提到“纳款”可指缴纳钱款(如“到柜台纳款”),但此用法多见于低权威性资料,且缺乏广泛文献例证。

注意

建议在学术或历史场景中使用时,优先采用“归顺、降服”这一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选》《圣武记》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纳款

纳款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纳”和“款”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纳的部首是纟,总笔画数为6;款的部首是欠,总笔画数为12。

来源:《纳款》这个词的本来意思是收取或交纳款项。在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纳款多指向上级或机构交纳税款、费用或捐款,以执行法律或履行义务。

繁体:繁体字“納款”。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纳款的写法可能不同于现代的标准字形。然而,现代标准字形是最常用的写法。

例句:1. 公司要按时纳款给国家税务机关。
2. 她每个月纳款用来支付房贷。

组词:收款、缴款、征款、交款、退款。

近义词:交纳、缴纳、交付、上交。

反义词:领款、取款、退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