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玛瑙之有红白丝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二·马脑》:“合子马脑,漆黑中有一白线间之。锦红马脑,其色如锦。缠丝马脑,红白如丝。此皆贵品。”亦作“ 缠丝玛瑙 ”。《红楼梦》第三七回:“ 袭人 问道:‘这一个缠丝白玛瑙碟子那去了?’”
缠丝玛瑙是汉语词汇中描述特殊纹理玛瑙的专业术语,指具有同心层状或平行条带状纹理的玉髓类矿物。该词源自古代“马脑”一词的雅称演变,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部》记载“马脑,色如马之脑,纹如缠丝”,印证其名称来源。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缠丝玛瑙特指“玛瑙中呈现细密同心纹或平行纹的品种”,其纹理成因与矿物结晶过程中二氧化硅层叠沉积有关,形成类似蚕丝缠绕的视觉效果。中国地质学会官网资料显示,这类玛瑙在玄武岩气孔中形成,每层颜色差异由微量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所致,常见红白、黑白的对比色组合。
该术语在《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 16552-2017)中被列为正式品类,其命名规范强调纹理特征需达到“连续且清晰”的鉴定标准。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缠丝玛瑙鼻烟壶(编号故00117456)可作为典型实例,其器身可见0.1毫米级细密条纹,印证古代工匠对这类材质的精准认知。
“缠丝马脑”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一种带有红白相间丝状纹理的玛瑙,属于玛瑙中的珍贵品种。这一含义源自古代文献记载: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成语,形容“思绪纷乱、头脑混乱”。但这一用法缺乏古籍支撑,可能是对词语的引申或误读。
如需进一步验证,可参考《本草纲目》《红楼梦》原文或地质矿物类文献。
百谷王被动馋嘴创面存荆单人舞打算地气斗余防腐剂防拏腐障冈坡哥本哈根梗絶挂相过爱牿亡海底捞月黑鼠族滑扢虀环人会立回音箭槀鲛人泣珠浇制家至户察积泊戒步祭公峻诋壳漏子罍罂乐极另有洞天六畜不安楼庭螺冈緑桐昧履扪索棉袍暮翠朝红青麈柔远怀来软滑沙蛤生力军慴怯兽心人面肆诋随顺外长温吞水无竟物类兀突乌帻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