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香艳 ”。1.谓花木芳香艳丽。 唐 许浑 《酬杜补阙》:“柳滴圆波生细浪,梅含香艳吐轻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醒酒花》:“ 明皇 与 贵妃 幸 华清宫 ,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递嗅其艷,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艷,尤能醒酒。’”《花月痕》第四一回:“月满清光容易缺,花开香艳总难长。”
(2).旧时指内容涉及闺阁而词藻艳丽的诗文文风。《平山冷燕》第一回:“﹝天子﹞忽欣然拍案道:‘细细观之,风流香艷,果是香奩佳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这种香艷词句,必要使他流入闺阁方好。”
(3).形容女子打扮得妖媚。《花月痕》第十二回:“ 同秀 见 碧桃 一身香艷,满面春情,便如蚂蚁见羶一般倾慕起来。”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真是个杰作,又香艳,又美丽,又浪漫,又肉感!”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电影院门口挂着香艳肉感的广告牌,摆着风流滑稽的面孔。”
见“ 香艷 ”。
“香艳”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综合解析:
一、原义与文学引申
二、现代语义扩展
三、使用注意 该词具有时代性,古代多用于褒义(如张谔诗“香艳王分帖”),现代则需注意场合,避免歧义。
香艳一词具有形容词的特点,常用来描述色彩鲜艳、美丽动人的事物,尤指女性容貌或服饰的妖娆典雅、令人陶醉的美丽。
香艳的拆分部首为“香”和“艳”,其中“香”的部首是“香字头”,用了4画,读音xiāng;“艳”的部首是“色字旁”,用了艳画,读音yàn。
“香艳”一词是由“香”和“艳”两个意义相近的词汇组成,表示美好的香味和美丽动人之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墨之中,常用来形容自然风景、花草鸟兽以及美丽的女子。
香艳在繁体中的写法为「香豔」。
在古代,香艳的写法多样化。其中,“香”在篆书中写作“香字头”,在隶书中写作“香字旁”等;“艳”在篆书中写作“立日旁”或“艳字旁”,在隶书中写作“艳字底”等。
1. 她一身红衣,容貌香艳,引得众人侧目。
2. 这幅画色彩香艳,给人一种令人陶醉的美好感觉。
1. 香气:指散发出来的令人愉悦的气味。
2. 艳丽:形容色彩鲜艳、美丽动人。
3. 芬芳:形容香气扑鼻,美好怡人。
艳丽、鲜亮、绚丽、妖娆、动人
平凡、暗淡、朴素、平庸、普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