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习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柄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
“积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积染(拼音:jī rǎn,注音:ㄐㄧ ㄖㄢˇ)指长期习染,即因时间积累而逐渐形成的习惯、影响或沾染的习性。例如:明代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提到“以若是之积染……”,强调长期环境或行为对心志的渗透。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如《传习录》原文),可查阅、4、10的引用内容;绘画技法的解释详见。
积染(jī rǎn)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其中“积”是拆分部首为禾的汉字,总笔画为10;“染”是拆分部首为木的汉字,总笔画为9。
积染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起源于《诗经·小雅·积染》这首古文中。在繁体字中,积染的写法保留了原字形:“積染”。
古时候,积染这个词的写法是“積染”,它将“积”的上面部分闭合,形成一个方块,下部则写成禾字形状。而“染”字则保持不变。
1. 他多年来积染了许多坏习惯,难以改变。
2. 社会的不良环境使得年轻人很容易积染不良行为。
1. 积习染瘤:比喻进入身体的凶险之病。
2. 积累;染指;习染。
1. 近义词:沉染、沉积、积淀。
2. 反义词:净化、洗涤、涤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