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细微的事物。《说郛》卷六6*四引 唐 无名氏《灌畦瑕语》:“故曰祸藏於眇微,微物不可不戒。”
(2).卑贱,低微。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臣性姿固塞,人品眇微,独於辈流,素嗜文学。”
指精妙的境界。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钞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三:“古调泠泠造眇微,玉池清水自生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眇微汉语 快速查询。
“眇微”的汉语词典释义及文献溯源
“眇微”为古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形、词源及文献用例三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指细微难察
“眇”字从目从少,《说文解字》释为“一目小也”,后引申为“细微”义;“微”字《尔雅》训“小也”,二者合称强调事物细小难辨。如《汉书·贾谊传》载“起教于眇微”,即指从细微处建立教化。
二、引申指地位卑微
在等级制度中衍生出“卑贱”含义。《辞源》引《后汉书·班固传》“眇微之身”为例,特指身份低微之人。此用法多出现于古代奏疏,如宋代李纲《议国是》中“虽眇微不足道”即以谦辞自指。
三、哲学语境表精微玄妙
道家文献中特指超越感官的深层存在。《庄子·庚桑楚》“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段,晋代郭象注以“眇微之理”释其精微要义。
“眇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iǎo wēi,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指细微的事物
强调事物极其细小或隐微,常用于描述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例如《说郛》引唐代文献:“祸藏于眇微,微物不可不戒”(),说明祸患常隐藏于细微之处。
形容卑贱、低微
指身份、地位或品性的卑微。如宋代曾巩《亳州谢到任表》中提到“人品眇微”(),即自谦出身或地位不高。
“眇”与“微”的构成
“眇”原指目盲(如“生而眇者不识日”),后引申为“微小、遥远”();“微”则有“细小、轻微”之意。两字组合强化了“细微”或“卑微”的含义。
文学引申义
清代金农的诗中提到“古调泠泠造眇微”,此处“眇微”可能指精妙的艺术境界(),但这一用法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眇微”的核心含义为“细微的事物” 和“卑贱、低微”,其他用法多为文学引申。具体释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保用本操变本加厉变人伯姜参议会輲车吹唱赐与漼错东家效颦犯不着法志粉身灰骨干衡贡选工作总结国徽暵魃洪覆火山锥加车姣姣者吉当当精辟炯戒寄书鴈鹫窟臼头深目九姓课草来胤良友裂织陆业緑弦甿畮蜜滓平上軿车铅版撬杠侵官旗牌官雀芋如狼似虎三真六草色厉内荏时调市斗司里俗医桃花浔梯希佗心通瓦甓问端无贷祥异显山露水虓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