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细微的事物。《说郛》卷六6*四引 唐 无名氏《灌畦瑕语》:“故曰祸藏於眇微,微物不可不戒。”
(2).卑贱,低微。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臣性姿固塞,人品眇微,独於辈流,素嗜文学。”
指精妙的境界。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钞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三:“古调泠泠造眇微,玉池清水自生肥。”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眇微汉语 快速查询。
“眇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iǎo wēi,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指细微的事物
强调事物极其细小或隐微,常用于描述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例如《说郛》引唐代文献:“祸藏于眇微,微物不可不戒”(),说明祸患常隐藏于细微之处。
形容卑贱、低微
指身份、地位或品性的卑微。如宋代曾巩《亳州谢到任表》中提到“人品眇微”(),即自谦出身或地位不高。
“眇”与“微”的构成
“眇”原指目盲(如“生而眇者不识日”),后引申为“微小、遥远”();“微”则有“细小、轻微”之意。两字组合强化了“细微”或“卑微”的含义。
文学引申义
清代金农的诗中提到“古调泠泠造眇微”,此处“眇微”可能指精妙的艺术境界(),但这一用法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眇微”的核心含义为“细微的事物” 和“卑贱、低微”,其他用法多为文学引申。具体释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眇微》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miǎo wēi。它的意思是微小细微、微不可察、极其微小。
《眇微》这个字由部首“目”和“彳”组成,总共有10个笔画。
《眇微》的来源不太明确,可追溯至古代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它的意思和形状都与目视不清、微不可见有关。
《眇微》的繁体字为“眇微”。在繁体字中,用更多的笔画和复杂的形状来表达字义。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和改革。虽然无法确定《眇微》在古代具体的写法,但可以推测其字形与现代有所不同。
1. 他的微笑如同《眇微》般,细微而美丽。
2. 不要小看那个孩子,他虽然年纪小,却具有一颗《眇微》的心灵。
眇小、微小、细微、微不可察、难以察觉
微小、微细、微弱、微不足道
宏大、巨大、显著、重大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