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问膳的意思、问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问膳的解释

古礼,父母进食,人子侍侧,问膳食如何。语本《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煖之节;食下,问所膳。” 郑玄 注:“问所食者。” 唐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之二:“鸡鸣常问膳,今恨玉京留。” 宋 梅尧臣 《送弟赴和州幕》诗:“ 歷阳 况与吾庐近,春穀休言问膳难。”参见“ 问安视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问膳”是一个源自古代礼仪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子女侍奉父母时,每日定时问候并照料父母的饮食起居,体现孝道与尊亲的传统伦理。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问膳” 字面指“询问膳食情况”,具体指子女在父母用膳前后进行礼节性问候,关切其饮食需求与健康状况。这一行为常见于古代贵族或士大夫家庭,是“晨昏定省”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内涵

  1. 孝道实践

    源于周礼,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日常关怀。《礼记·文王世子》载:“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指周文王为世子时,每日三次问候父亲王季,并亲自检查膳食温度,饭后询问进食情况,成为后世“问膳”的典范。

  2. 礼仪规范

    要求子女在父母用膳时侍立左右,观察父母饮食偏好与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菜品。《弟子规》中“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即是对此行为的延伸指导。

三、典籍记载

四、现代意义

“问膳”所承载的精神内核——即对长辈的日常关怀与尊重——在现代社会仍具价值。虽不再拘泥于形式,但定期关心父母饮食健康、陪伴用餐等行为,仍是孝道的延续。


权威参考来源

  1. 《礼记译注》(中华书局)
  2. 《二十四孝》(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问膳”是一个源自古代礼仪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关联,以下为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与起源
    “问膳”指古礼中子女侍奉父母进食时,询问膳食情况的行为,体现孝道。该词源自《礼记·文王世子》记载的礼仪规范:“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郑玄注“问所食者”,即关心父母饮食是否合宜。

  2. 具体行为与礼仪背景
    在传统礼制中,子女需在父母用餐时侍立一旁,观察食物冷热是否合适(“视寒暖”),餐后询问膳食是否满意(“问膳”),以此表达对长辈的关怀。唐代王维诗句“鸡鸣常问膳”即化用此典,展现孝亲之情。

  3. 引申含义
    现代语境中,“问膳”偶被引申为对饮食品质的挑剔或追求,但此用法较少见,且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需注意,这一引申义并非其原始含义。

  4. 字形与字义解析
    “膳”为形声字,从“肉”、表意,本义为饭食(如“膳食”“用膳”),后衍生出“进食”动作。结合“问”字,整体强调对饮食的关切。

“问膳”核心含义仍以古礼中的孝行诠释为主,需注意区分其原始用法与可能的现代引申。

别人正在浏览...

白鼻騧败辱悲嘶标灯冰誉啵啵不惙步担常行重修纯至刀子嘴大千世界调均递训东丹多罗旛旗耕纺贡金公私官室姽嫿过露含胡好似和顾坚约迦太基经世致用讥谈览物怜悼凌阴流恨罗经蛮酒榠楂男婚女嫁雱雱棚井丕厘品调骑导伽荼起疾弃易求难容或入孝出悌梢书十客释义轼辙兽角随遇文辩限于销渴小叔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