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冰的地窖。《诗·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毛 传:“凌阴,冰室也。” 南朝 齐 谢朓 《齐雩祭乐歌·歌黄帝》:“商暮百工止,岁极凌阴冲。”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冰》:“ 周成王 命凌人掌冰,岁十二月,敕令斩冰纳於凌阴。凌阴者,今之冰窖也。”
“凌阴”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用于藏冰的地窖或冰室。这一概念在古代文献中主要用于描述储藏天然冰以备夏用的设施。以下是基于权威文献的详细解释:
“凌阴”即“冰窖”。“凌”指冰,“阴”指阴凉、背阳之处,合称指代地下储冰的场所。古代利用冬季自然结冰,将冰块存入地下窖穴,待夏季取出使用。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诗经·豳风·七月》
最早记载见于《诗经》:“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 描述周代农历十二月凿冰、正月藏冰于凌阴的礼制。
来源:《毛诗正义》(中华书局)
《周礼·天官·凌人》
记载周代设“凌人”官职,职责包括“掌冰政”,管理藏冰(“颁冰掌事”)与凌阴的维护。
→ 印证凌阴为古代国家级的储冰设施。
来源:《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来源:王文锦《中国古代礼俗辞典》(中华书局)
现代汉语中,“凌阴”已罕用,但作为历史词汇仍保留于古籍研究与考古领域,特指先秦至明清时期的藏冰建筑遗址(如陕西凤翔秦凌阴遗址)。
来源:《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http://www.hydcd.com
: 《毛诗正义》在线阅读:https://www.gushiwen.org/guwen/book_2.aspx
: 《周礼注疏》数据库:https://ctext.org/zhou-li
: 王文锦《中国古代礼俗辞典》:ISBN 9787101135891
: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ISBN 9787532644771
“凌阴”是古代汉语词汇,指代藏冰的地窖或冰室,其解释可综合如下:
“凌阴”即藏冰的专用场所,主要用于储存冬季采集的冰块,以备夏季使用。该词最早见于《诗经》,其中“凌”指冰,“阴”表示低温密闭的空间,合称即为冰窖。
“凌阴”是古代重要的储冰设施,兼具实用与礼制意义,其名称随朝代更迭略有变化,但核心功能延续千年。
百念白榆暴益鞭子俵卖炽炎出面腔从车賨货从容大伯娘定植断行放桃梵钟封键蜂舞風馨干粮工业国官封广誉挂失归诚厚载活擦擦祸福相依寄寓遽篨考课令科学院款仪狼土兵唠叨埒才角妙黎朦灵巫铃斋龙勒罗綳驴子美士酿肆尿盆儿狃狎泥媳妇飘酒冗赘沈密寡言说艺暑气素风天平地成铜马铜马帝蚊蝱问题剧舞判诬讼小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