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琴。《文选·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李善 注:“危柱,谓琴也。”
危柱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指琴、瑟等弦乐器上绷紧的琴柱(或琴弦),因张力较高而显得“危”(高耸、紧绷)。
出处与例证:
《文选·谢庄〈月赋〉》:“弛张虚箦,危柱促张。” 唐代李善注:“危,高也。言琴柱高,弦急也。”
宋代词人贺铸《菩萨蛮》词:“危柱弄哀笳,残阳寄怨嗟。” 此处形容琴柱紧绷,音调凄切。
指高大耸立的梁柱或建筑构件,强调其高峻、险要的形态特征。
出处与例证:
《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尔乃丰层覆之耽耽,建高基之堂堂,罗疏柱之汩越,肃坻鄂之锵锵。” 李善注:“疏柱,危柱也。” 形容宫殿高柱林立之状 。
明代《营造法式》中“危柱”亦指建筑中承重的高柱结构。
在诗词中常借“危柱”暗喻局势紧张、心境孤危,或渲染肃杀氛围。
例证:
李商隐《河内诗》:“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危柱断弦声愈急,妾心迢递君应识。” 以断弦危柱喻情感之煎熬。
权威参考来源:
“危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ēi zhù,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这是最常见的含义,源于古代文学作品。例如:
部分词典提到“危柱”可比喻支撑重要事物的关键部分,如建筑物中的柱子。但此用法在古籍和现代语境中较少见,可能是对字面义的引申解读。
建议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使用时,优先采纳“指琴”的释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选》李善注等古籍来源。
背臣逼绰刀子茶荈沉不住气赤制愁眉传閲都幙额首称庆法见发逆烦郁法社封灵高义薄云革去共享灌溉渠官禄关榷官徒回视翬衣剑函建麾角抿旧勋康盛考质劳勉礧硌良筹理度柳楼瘘管美甘甘溟涨朋戚七返灵砂铨筦羣有人生如梦睿感丧祭蛇符恃才矜己司法缩痕剃落同利相死托交途迍妄口丸散膏丹未晬无甯现代汉语词典象简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