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匡居的意思、匡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匡居的解释

安居。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一》:“世固有负苍生之望,为道德之宗,起而应事,望实并损者,何哉?以匡居之虚理验诸实事,其效者十不三四。” 清 冯桂芬 《黄漱庄大令梦菊滇南事迹序》:“余尝谓士大夫居官,能以书生匡居坐论之语毅然实见诸施行者,必为好官。” 清 谭嗣同 《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徵》:“我辈匡居逸豫,超然事表,但觉彼之失机后时,而当局者步步荆棘。” 周振甫 注:“匡居,安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匡居"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安处于家中,不外出,常带有安分守己、端正自持的意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匡居"指安居于家中,不出门远行。它强调一种安守本分、不轻易外出的生活状态,常用来形容人行为端正,恪守本分。例如:

"匡居不出,端坐读书。"

——《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1卷,第1018页

二、字源与构词解析

三、典型用法与书证 该词多见于古籍,形容人安于本分、不妄动。例如:

"性沉静,好读书,匡居教授,门徒常数百人。"

——《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转引自《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1018页)

此例描述谢该性情沉静,喜好读书,安于在家教授学生,体现了"匡居"所含的安分守己与专注治学之意。

四、权威辞书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义为:"安居家中,不外出。"

    来源链接:汉语大词典·国学大师 (注:此为《汉语大词典》在线查询平台之一,链接指向相关词条)

  2. 《中文大辞典》(台湾):

    释义相近,强调"安处于家,不外出"之意。

    来源:《中文大辞典》第2册,第145页。

总结

"匡居"是一个带有古典色彩的词汇,意指安分守己地居于家中,不轻易外出,蕴含着行为端正、恪守本分的道德评价。其释义在《汉语大词典》《中文大辞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有明确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匡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kuāng jū,其核心含义为安居,多用于形容士人或文人的安定生活状态。以下为详细解释:

释义与用法

  1. 基本含义
    指“安居”,强调生活安定、心境平状态,常见于古代文献及诗词中。

  2. 语境延伸
    清代文人常以“匡居”描述士大夫在官场或日常中保持的从容态度。例如:

    • 魏源《默觚下·治篇一》提到“匡居之虚理验诸实事”,强调理论需与实践结合。
    • 冯桂芬则用“匡居坐论”形容书生在安逸环境中讨论治国之道。
  3. 文学引用
    宋代至明代的诗词中亦可见其身影,如:

    • 饶炎《示儿鲁》中“匡居终日只钦钦”,表现安于现状的恬淡心境。
    • 郭之奇诗句“匡居多直言”则暗含对正直品格的赞许。

近义词与反义词

“匡居”一词承载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既指物理空间的安定,也含精神层面的从容。其用法多见于典籍与诗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深层意蕴。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文献,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及查诗文网。

别人正在浏览...

边臣比较敝卒播种不俗岑峭缠令舂簸丑声传桶出辅醇酽大皥待欲大局打诳语方厉凡几烦痾非圣非时浆高疏痕废红汞黄耳菌魂常见下文悸悸惊惶禁门箕业恐惧老搭档傫然龙争虎斗慢官门槛税面友明德貉同丘年祀凝缓偏私潜跱囚首全寿全宋词群书三才三拳二脚矢如雨下手示硕志算进挽路丸泥吸川歇夜玺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