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锁国的意思、锁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锁国的解释

[country being locked] 指关闭国家,不与外国来往

闭关锁国

详细解释

谓闭关自守,不同外国进行文化、经济、贸易等交流。 ********* 《建国方略·知行总论》:“﹝ 日本 ﹞能翻然觉悟,知锁国之非计……採取 欧 美 良法,力图改革。” 陈原 《社会语言学·由汉语上借到各民族语言的语词》:“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很难世世代代保持一种永久不变的理想中的‘锁国’局面。”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三)》:“因为文化长期落后,锁国政策破灭,一旦接触外界进步文化,就不能抵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锁国指国家通过法令严格限制或禁止对外交往的政策,尤指历史上日本江户幕府时期实行的闭关政策。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历史背景及文化影响三方面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基本定义

    锁国指国家采取强制措施封闭国门,禁止国民与外国通商、交流,限制人员出入境的政策。该词强调对外隔绝的强制性,如《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用强力关闭国门,不与外国往来。”

  2. 词义构成

    • 锁:象征封闭、禁锢,如“封锁”“闭关锁国”。
    • 国:指国家主权范畴内的领土与人民。

      二字组合凸显国家主动实施的封闭性政策。


二、历史背景与典型案例

  1. 日本江户幕府锁国令(1633-1639年)

    德川幕府为遏制西方宗教传播及地方势力扩张,颁布系列禁令:

    • 禁止日本船只远航海外;
    • 驱逐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仅允许中、荷商人在长崎有限贸易;
    • 严禁基督教传播,违者处刑。

      此政策持续近250年,直至1853年“黑船事件”被迫开国。

  2. 中国明清海禁政策

    虽未直接称“锁国”,但明清两朝曾实行严格海禁:

    • 明太祖禁民间出海贸易(《大明律》);
    • 清初为防范郑成功势力,颁“迁海令”。

      此类政策与日本锁国本质相似,均属封建政权对对外交流的管控。


三、文化影响与词义延伸

  1. 思想封闭性隐喻

    现代汉语中,“锁国”引申为思想保守、拒绝吸收外来文化的态度。例如:“学术研究不可自我锁国。”

  2. 国际关系术语

    政治经济学中,“锁国政策”与“开放政策”相对,指通过关税壁垒、签证限制等手段隔绝国际交往,如朝鲜的封闭政策常被类比为现代锁国。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王新生.《日本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ISBN 9787301100869.
  3. 樊树志.《国史概要》.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ISBN 9787309037013.
  4. 李培德.《东亚经济圈的形成与演变》.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7. ISBN 9789629967854.

网络扩展解释

“锁国”指一个国家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主动限制与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锁国”字面意为“像锁门一样关闭国家”,强调对外封闭的状态。其核心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禁止或严格限制与外部世界的往来,例如禁止贸易、限制人员流动、排斥外来文化等。

2.历史实例

3.政策目的与影响

4.相关概念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的锁国政策细节,可参考历史文献或权威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保膺悲切切嘣嘣边笥毙而后已比索鼻子头曾几何时超伦酲醲辞愆大松博文迭字低面断漏督听发令凡近風路风情锋燹敷袵伕子膏粱子弟戈脚过采黑咕咙冬红板蛟女绢技俩绝伦课农矿体廉幨槤枷缪陋墨娥摩托化步兵派头青蓱青荼取精用弘戎轸僧居神郁气悴蛇人宋本贴落投斋颓魄王妃无褒弹五体投地毋我无运智香阜香盆校怨谐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