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遗贼的意思、遗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遗贼的解释

《后汉书·耿弇传》:“ 陈俊 谓 弇 曰:‘ 剧 虏兵盛,可且闭营休士,以须上来。’ 弇 曰:‘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釃酒以待百官,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乃出兵大战,自旦及昏,復大破之,杀伤无数,城中沟壍皆满。”后以“遗贼”谓留下强敌不战,以待救援。 唐 刘宪 《大唐故右武卫将军上柱国乙速孤府君碑铭》:“虽 耿弇 之不遗贼於君父,亦何以尚兹。”

给予戕害;遭害。《楚辞·招魂》:“归来归来,恐自遗贼些。” 王逸 注:“贼,害也。言魂魄欲往者,自予贼害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遗贼”属于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及字源分析。“遗”字本义指遗失、遗留,《说文解字》释为“亡也”(来源:汉典网);“贼”在《康熙字典》中解作“败也,害也”,原指破坏纲常之人(来源:国学大师网)。二字组合后,“遗贼”特指未彻底清除的余孽或潜伏的祸患,常见于史书描述平叛后残存势力,如《资治通鉴》载“虽破其军,犹有遗贼”(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收录为“残存的盗贼”(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现代多用于比喻未能根除的社会弊端。构词法属动宾结构,“遗”作动词表遗留状态,“贼”为名词指代危害性存在,这种构词方式与“遗患”“遗风”等词同源(来源: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网络扩展解释

“遗贼”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èi zéi,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解释

“遗贼”指在军事或斗争中,故意留下强敌不主动出击,等待外部救援。该词带有策略性回避或责任转移的贬义色彩,强调将难题留给上级或他人处理。


二、出处与典故

出自《后汉书·耿弇传》的典故:
东汉将领耿弇在讨伐剧县敌军时,部下陈俊建议闭营休整等待援军,但耿弇反驳道:“臣子应当杀牛备酒迎接君主,怎能将敌人留给君父?”随即率军血战获胜。后世以“遗贼”形容这种“留敌待援”的行为。


三、字义分解


四、其他用法

在极少数语境中,“遗贼”可引申为“遭受戕害”(如提及),但此用法罕见且权威性较低,需结合具体文献判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八贵暴风雪贝梵悲慽本乡本土颩风比对床帐唇吻赐予电厂滴滴答答洞感东人督并封财门讽经风论伏军诰书葛藤拱己固伦孤形吊影鹤磵横急烘烘桓孟唤头豁喇驾治劫灰军阶坑填螺江嫚语昧景目识闹动努臂僻地啓足劝戒惹人注目桑梨扫径深志时客太清氅矘眄檀舆钿窝天语挺特讬足雾灭谢弟喜快锡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