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并的意思、督并的详细解释
督并的解释
捆绑责打。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尀耐厅前祗候,尀耐司房典令,把我千样凌持,把我万般督併。动不动丢了破笠,打得我黄肿成病。” 钱南扬 校注:“督併:督,督责;併,当指絣扒,併、絣音近借用。用绳索捆翻在地叫絣扒。”
词语分解
- 督的解释 督 ū 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刬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笔画数:; 部首
- 并的解释 并 ì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恘 )。并行(妌 )。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并 ī 中国山西
网络扩展解释
“督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ū bìng(注音:ㄉㄨ ㄅㄧㄥˋ),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 捆绑责打:指通过捆绑并加以责罚或体罚的行为。这一解释在多个来源中被反复提及,且引用了元本高明《琵琶记》中的例句作为例证,例如“动不动丢了破笠,打得我黄肿成病”中的“督并”即为此意。
2.词源与分解
- “督”:意为“督责、监督”,侧重对行为的监管或责罚。
- “并”:此处可能为“絣扒”(音近借用),指用绳索捆翻的动作,引申为捆绑。
3.使用场景
-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历史语境中,描述对犯错者的严厉惩处方式。
-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属于较为生僻的词汇。
4.其他解释的辨析
部分来源(如)提到“督促并合并”的释义,但这一说法缺乏古籍例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建议以“捆绑责打”为权威解释。
“督并”的核心含义是通过捆绑进行责罚,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琵琶记》相关文本或汉典等古籍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督并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督并(dū bìng)是指督察并合并的意思。督察是指对某事物进行监督和查看,合并是指将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为一体。督并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政府、企业或组织对于不同单位或部门的督察,并将它们合并成一个整体。
拆分部首和笔画
督并这个词的部首是目字旁,拆分为目字旁和并字旁。目字旁通常由两笔构成,而并字旁由三笔构成。
来源
督并这个词的来源很有可能是由两个独立的词合并而成。督字表示监督,而并字表示合并。这两个词结合起来,形成了现在我们常用的督并这个词。
繁体
督并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督并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与现在有些不同。然而,为了确保准确性,请查阅相关文献或字典,以获取更多关于古代写法的信息。
例句
1. 政府对这些企业进行了督并,以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
2. 领导督促并督并了几个相关部门,以加强协作和合作。
组词
督察、督导、合并、整合、监督、督查
近义词
整合、合并、重组
反义词
分离、解散、拆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