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以权柄。《三国志·魏志·张辽传》“ 太祖 大壮 辽 ,拜征东将军”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夫兵固诡道,奇正相资,若乃命将出征,推轂委权,或赖率然之形,或凭掎角之势。”
"委权"是汉语中由"委"与"权"构成的复合词。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委"字在此处取"委托、托付"义项(第1347页),"权"指"权力、职权"(第1096页)。该词特指将权力委托给他人代行的行为,常见于行政管理、法律文书等正式语境。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进一步说明其词源可追溯至《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委事于下"的行政制度。在当代用法中,多用于描述权力委托关系的建立,如"委权代理""委权管理"等专业表述。需要注意的是,该词与"授权"存在细微差异:前者强调权力主体的完全转移,后者侧重权限的部分赋予。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中,《唐六典》记载的"委权刺史"制度,即中央将地方治理权委任给刺史的案例,可作为该词历史用法的实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83卷)。现代法律体系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61条关于代理权的规定,也体现了"委权"概念的法理内涵。
“委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授以权柄,即上级将权力或职责委托给他人行使。以下是详细解释:
“委权”强调权力从主体到客体的转移,既包含信任关系,也涉及责任分配。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历史、政治及现代管理领域。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三国志》相关注释或现代行政案例。
罢列冰纹必要産品成合臣妾垂絶戴头识脸法宝风暴附命歌袴格竹过门寒喧汗雨号头豪逸鹤楚恨五骂六浑盖疆甽驾鸟践盟甲乙帐秸莞祭肺畿辅军倅闿阐科级可知道苛重拉长莨菪连脚嶚阔灵湫六笙诗涖祚卤瘠鹿头关密利迦罗名田木条女嬃扒糕披历囚奴秋月寒江生自受赂顺风而呼诵言淘水听朔通夜托活吴剑相饭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