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於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南朝 梁 沉约 《梁明堂登歌·歌赤帝》:“匪惟七百,无絶终始。”《南齐书·郁林王纪》:“三灵之眷方永,七百之基永固。”《隋书·音乐志下》:“开我皇业,七百同盛。”
“七百”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历史来源
出自《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周成王定鼎于郏鄏时占卜,预言周朝将传三十世,享国七百年(“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后来“七百”被用来称颂封建王朝国运绵长。
本义与引申义
原指周朝国祚的七百年,后引申为数量庞大、难以计数,或形容王朝统治长久、根基稳固。例如《南齐书》中“七百之基永固”即强调政权稳固。
如需更深入解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相关条目。
《七百》是一个数字词汇,表示700。它由汉字“七”和“百”组成。
汉字“七”的部首是“一”字旁,它的笔画数目为二。
汉字“百”的部首是“白”字头,它的笔画数目为六。
《七百》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发展。在古汉字中,数字的表示一般采用组合的形式。而“七百”正是将数字七和单位“百”结合而成。
在繁体字中,七百的写法为「七佰」。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七百的写法可能与现在稍有不同。然而,关于具体的古代写法,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
他花了七百元买了一本新书。
我家离学校只有七百米的距离。
七百零一、七百零二、七百零三、七百二十、七百三十、七百四十、七百五十,等等。
七百和七百是同义词,表示相同的数目700。
七百的反义词是〇,表示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