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瓜熟之时。指七月。《左传·庄公八年》:“ 齐侯 使 连称 、 管至父 戍 葵丘 。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史记·齐太公世家》:“瓜时而往。” 裴駰 集解引 服虔 曰:“瓜时,七月。” 明 董斯张 《广博物志·草木·瓜》:“ 郑灼 字 茂昭 ,励志好学,多苦心热,若瓜时輒偃卧、以瓜镇心,起便读诵,其篤志如此。”
(2).借指任职期满。 南朝 梁 荀济 《赠阴梁州》诗:“闻君戍 灵关 ,瓜时犹未还。”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瓜时犹旅寓,萍泛苦夤缘。” 宋 杨万里 《斋房戏题》诗:“醉乡无日不瓜时,书囿何朝无菜色。”参见“ 瓜代 ”。
(3).瓜一年一熟,故又以“瓜时”代年。 唐 西门元佐 《宫闱令西门珍墓志》:“凡积星岁,踰十瓜时。”
“瓜时”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任职期满待交替”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瓜时(guā shí)指任职期满等待交接的时期。
该词源于《左传·庄公八年》中“瓜时而代”的典故:春秋时,齐襄公派连称、管至父戍守葵丘,约定次年瓜熟时派人替换(“及瓜而代”)。后遂以“瓜时”指代官吏任职期满换人的日期。
任期届满
指官员或职务的固定任期结束,需由他人接替。
例:清代诗人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中“瓜时正值暑,飘轮航济渎”即用此意。
代指戍边或外派期限
因典故与戍守相关,后也引申为军士驻防、使臣出访等任务的约定换岗时间。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确收录“瓜时”词条,释义为:“指任职期满换人之期。”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987页。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引用《左传》典故,强调其本义为“及瓜而代”的缩略,特指“官吏任期届满”。
来源:《辞源》第三册,第2311页。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注解:“瓜时,即‘瓜代之期’,指替换任职者的时间。”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第512页。
现代汉语中,“瓜时”属书面语,常见于历史文献、古典文学研究或公文语境,日常使用较少。其衍生词“瓜代”更活跃,如“瓜代之约”(交接承诺)、“瓜期已至”(任期结束)。
因“瓜时”为古语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现代表述中,可直接用“任期届满”“换岗时间”等替代,避免歧义。
参考资料:
“瓜时”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析:
本义指瓜类成熟的时节,即农历七月。这一含义源自古代农业社会对季节的观察,如《左传·庄公八年》记载齐侯戍边时提到“瓜时而往,及瓜而代”,说明七月是瓜熟之际,也作为时间节点。
代指任职期满
因古代官员任期常以一年为周期(瓜一年一熟),故“瓜时”被引申为任期结束。例如唐代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中“瓜时犹旅寓”,即表达任职期满仍漂泊的感慨。
泛指时间或年份
因瓜每年成熟一次,“瓜时”也可代指一年,如唐代墓志铭中“踰十瓜时”即指超过十年。
该词既保留自然时序的本义,又通过历史典故发展出人事更迭、时间周期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汉语词汇的文化融合性。
白云班第伯仁不过尔尔不及时草舍成规陋习吃哑巴亏怆怛春渚弹空说嘴单綫德薄殿庐冻浦鱼惊逗逗落落分类故弄玄虚黑緑鹤轸鸿立画额宦女狐白胡瓜互合胡哄活该贾衒节删进征绝长补短絶徼炕琴课工漏洞百出卢甘石蟒身马杌没留没乱蓦忽穆肃牧野泥浆器车青骢马人材出众人落溶液赛娘山穷水绝牲醪射师石匠室制晚进魏强蚊蚁小气候谢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