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拟足的意思、拟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拟足的解释

(1).揣度脚步。《文选·扬雄<解嘲>》:“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欲行者拟足不前,待彼行而投其跡也。”

(2).谓投足。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体,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途,值心而言,则言无不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拟足

“拟足”是由“拟”与“足”构成的复合词,需分释其义以明整体内涵:

  1. “拟”(擬):

    本义为揣度、比拟,引申为模仿、效法。《说文解字》释:“擬,度也。”段玉裁注:“今所谓揣度也。”如《汉书·扬雄传》载“常拟之以为式”,即取仿效之意。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2. “足”:

    指人体下肢,亦代指步履、行止。《玉篇·足部》释:“足,脚也。”古文献中常以“足”喻行动根基,如《论语·里仁》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朱熹注强调立身需根基稳固。

    来源:《论语集注》(宋·朱熹)

  3. “拟足”合义:

    指模仿他人步态或行为方式,含效法、依循之意。此词多见于古籍,如清代学者用以描述对先贤行止的追摹。现代汉语中虽罕用,但其构词逻辑仍存于“亦步亦趋”等成语中。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学术补充:

“拟足”属文言遗存词汇,其语义核心在“拟”的动态模仿性与“足”的行为象征性结合,体现汉语“以具体喻抽象”的构词特征。近义词如“效步”“摹行”,反义则为“独行”“创迹”。

来源:《古汉语复合词研究》(王力)

网络扩展解释

“拟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古文中的具体动作含义

  1. 揣度脚步
    指行走前试探、衡量步伐的动作。例如《文选·扬雄<解嘲>》中提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李善注释为“欲行者拟足不前,待彼行而投其跡也”。这一用法强调行动前的谨慎或模仿他人步伐。

  2. 投足、迈步
    三国时期嵇康在《释私论》中写道:“拟足公途”,意为踏入公共道路,引申为选择某种行为方式。


二、现代引申的比喻含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成语,表示“事物表面相似,但实际存在差距”。例如形容仿制品与原作的差异,或表面相似但本质不同的现象。


综合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班剑报本反始蓖麻冰柱簸箕拆线朝从槎头缩颈鯿除草刺舌吊古寻幽跌跌冲冲鼎门顶柱子抖觫放身烦秽風漪干求狗嘴吐不出象牙过房子诃叱宏构绘写蒋山轿铺脚踏霁色局守空城雀莲宇林坵澧沛柳老悲桓留任棉滚滚明见缪缪恼意涅手暖尘泮汗爬泳輣冲倾刻虬须三夫之言祀纪铁围同操通驭徒士婉笃完行问寒问暖洿耻无畏无为谓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