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妄言,胡说。《后汉书·窦融传》:“多能採取虚伪,夸诞妄谈,令忠孝失望,传言乖实。” 唐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如或妄谈,昊天是殛。” 明 李贽 《复邓鼎石书》:“若曰:‘救荒无奇策’,此则俗儒之妄谈,何可听哉!” 沉钧儒 《<申屠氏>序言》:“电影艺术,余絶无研究,不敢妄谈。”
“妄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综合理解:
妄谈(拼音:wàng tán,注音:ㄨㄤˋ ㄊㄢˊ)指不切实际或不负责任地胡说、发表荒谬言论。例如:
历史文献
《后汉书·窦融传》提到“夸诞妄谈”,指虚伪夸张的言论。
明代李贽在《复邓鼎石书》中反驳“救荒无奇策”为“俗儒之妄谈”,体现对空谈的否定。
现代语境
多用于批评缺乏依据的言论,如“产业结构调整若闭门造车,更妄谈建设新农村”。
也可用于自谦,如沈钧儒称自己对电影艺术“不敢妄谈”。
该词多含贬义,需注意语境。在正式场合或学术讨论中,应避免妄谈,强调依据与逻辑。若需了解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参考的造句示例。
“妄谈”这个词是指言谈荒诞无稽的言论或观点,缺乏根据或证据支持,常常是无知、幼稚或虚构的。
“妄谈”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女字旁(女),表示与女性有关的含义;右边的部首是言字旁(言),表示与言语有关的含义。根据笔画计算,妄谈共有10画。
“妄谈”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这本古代哲学著作中,意为说谎或胡说八道。经过岁月的演变和使用,逐渐扩展为形容无稽之谈。
繁体字中,“妄”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谈”字则以「談」为繁体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妄”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变体为「亡」+「女」的形式;“谈”字则以「談」或「譚」的形式出现。
1. 他的观点完全是妄谈,没有任何实际依据。
2. 不要被他的妄谈所迷惑,要保持思考的清晰。
3. 面对他对历史的妄谈,其他学者不得不站出来澄清事实。
妄想、妄图、妄自尊大、妄自菲薄、妄自矜持。
胡说、无稽之谈、空穴来风、荒谬。
真话、实话、真实、可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