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望夫歌的意思、望夫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望夫歌的解释

词牌名。又名《罗唝曲》。皆为五、六、七言绝句,唯起句可用韵可不用韵。 唐 元稹 赠 浙东 刘采春 诗有“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句。参阅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元稹》《词谱》卷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望夫歌”是中国古代民间诗歌体裁之一,特指以妻子思念远行丈夫为主题的抒情作品。其名称源于“望夫石”传说,多表现女性对丈夫征战、戍边或远游的深切牵挂与哀怨。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该词条内涵:

一、词源与历史沿革

“望夫歌”最早可追溯至汉魏乐府诗,如《古诗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已具雏形。唐代刘禹锡在《竹枝词引》中明确记载:“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其自注云“《竹枝》,‘望夫歌’也”,首次将竹枝词与望夫歌相关联。

二、文体特征

  1. 句式结构:以七言四句为主,符合民间歌谣的传唱需求
  2. 修辞手法:善用比兴,如“杨柳青青江水平”借景抒情(出自刘禹锡《竹枝词》)
  3. 情感表达:融合含蓄与直白,如李白的《长干行》中“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直抒期盼

三、文化价值

此类作品承载着古代社会戍边制度、交通条件限制下的家庭伦理观,反映妇女在宗法社会中的情感困境。宋代郭茂倩编撰的《乐府诗集》收录大量相关作品,成为研究古代妇女文学的重要文献。

四、经典例证

  1. 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2. 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注:文献引用依据中华书局《乐府诗集》校注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全唐诗》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望夫歌”是唐代的一种词牌名,又名《罗唝曲》,其含义与创作背景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词牌形式与特点

2.文学与历史背景

3.文化意义

“望夫歌”不仅是文学体裁的名称,更承载了唐代社会变迁与女性情感的深刻印记。

别人正在浏览...

班彩谤忌碧塟惨亡察晓充堂触抵春去夏来春闱大板车蜑舟咄叱朵廊方瞳犯违风和日丽感事隔开梗壅公呈公制规院规章制度喉急勦合禁仓九子口言枯松癞施兰谱冷幽幽凌跃庐剧门旂面折廷争磨坊内縴剽轻濮上前辈千里转饷巧文施事首航水行死模活样酸柔酥酪田典天正节条派铁钉铁铆亭亭袅袅筒子楼无籍无墨无上将军系进洗眉刷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