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酥酪的意思、酥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酥酪的解释

以牛羊乳精制成的食品。 唐 杜牧 《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忍用烹酥酪,从将玩玉盘。”《宋史·职官志四》:“乳酪院掌供造酥酪。”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水乌他奶乌他》:“水乌他,以酥酪合糖为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酥酪,作为汉语中的传统名词,指一种由动物乳汁(主要为牛、羊乳)经发酵或凝结制成的半固态乳制品,具有细腻柔滑、微带酸甜的口感。其详细释义与文化内涵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一、汉语词典释义

  1. 基本定义

    酥酪指发酵乳凝冻,是古代对酸奶、奶酪类制品的统称。《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用牛、羊奶制成的半凝固食品”,强调其质地松软易碎(“酥”)与乳脂凝结(“酪”)的特性。

  2. 工艺特征

    传统酥酪需经煮奶、加酵、静置凝结三步制成。北魏《齐民要术·养羊》载:“抨酥法,以夹榆木碗为杓……缓火煎,香沫出”,记录了早期乳酪加工工艺,其“酥”即指酥酪雏形。


二、文化意涵与历史考据

  1. 宫廷珍馐象征

    唐代酥酪为贵族专属食品。据《太平御览》引《唐书》,唐玄宗赐安禄山“野猪酥”“凤栖酥”等品类,印证其作为御赐礼物的地位。

  2. 文学意象载体

    古典文学常以酥酪喻柔美温润之境。如《红楼梦》第十九回,宝玉为袭人留“糖蒸酥酪”,既写饮食细节,亦隐喻人物间细腻情感。


三、与现代乳制品的关联

  1. 分类归属

    酥酪涵盖现代酸奶(发酵型)与乳酪(凝乳脱水型)。《中国乳业史》指出,元代《饮膳正要》所载“醍醐”(精炼酥酪)实为提纯乳脂肪,与现代黄油工艺相近。

  2. 营养学价值

    传统医籍强调酥酪“润脏腑、益气血”。如《本草纲目》称其“主补虚冷,止渴”,与现代研究中乳制品富含钙质、益生菌的特性相契合。


四、食用安全提示

酥酪因含乳脂与发酵菌种,乳糖不耐受者需慎食。清代《随园食单》提醒:“酥酪虽美,脾胃虚寒者忌多食”,呼应现代营养学对特殊人群的饮食建议。


酥酪是中国古代乳制品工艺的典型代表,兼具饮食实用性与文化象征性。其释义核心在于以乳凝脂、发酵成酥的物理特性,并在历史演进中承载了从宫廷飨宴到文学抒情的多元价值。


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贾思勰. 《齐民要术》卷六. 北魏时期.
  3. 李昉. 《太平御览·饮食部》引《唐书》. 宋代.
  4. 曹雪芹. 《红楼梦》第十九回. 清代.
  5. 李树芬. 《中国乳业史》. 中国农业出版社.
  6.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部》. 明代.
  7. 袁枚. 《随园食单·杂素菜单》. 清代.

网络扩展解释

酥酪(拼音:sū lào)是一种传统奶制品,主要用羊奶或牛奶制成,现代通常称为“奶酪”或“乳酪”。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酥酪是通过凝乳、脱水等工艺制成的固态或半固态乳制品,具有浓郁口感和独特风味。其名称源于古代对乳制品的称呼,如《宋史》记载“乳酪院掌供造酥酪”。

2.历史与文献记载

3.制作与用途

4.文化内涵

在佛教经典《涅槃经》中,酥酪被列为人生五味的第二层(酪味),象征修行次第的中间阶段。

如需进一步了解酥酪的具体制作方法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宋史·职官志》或《燕京岁时记》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面雷邦士宝爱宝源局变急插粪畅教纯阴辍毫栖牍雌牙裂嘴倒挂雀盗取顶刮刮地震震级方山风便風平浪静风世符虎刚絜寒麦鸿题缓役鹄头板界部羁累矜诧积轻魁旷坤珍蓝尾酒罗镜米囊花摩激南衙嫩緑贫主清弱气噎肉飞仙三门干部士风蓍龟家试札摔跤霜惨说然树势睟容叹异偷人晚茶违隔文工塕然务成向晚笑音习覩细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