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eign guest;foreign visitor] 外国宾客
外国来的宾客。 唐 元稹 《何满子歌·张湖南座为唐有熊作》:“古者诸侯饗外宾,《鹿鸣》三奏陈圭瓚。何如 有熊 一曲终,牙筹记令红螺盌。”《生活周刊》1987.6.21:“有人告诉我,现在有的司机,第一要挑有外币兑换券的外宾、华侨。”
“外宾”是汉语中对外国宾客的统称,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特点:
“外宾”由“外”(外国)和“宾”(宾客)组成,字面意为“外国来的客人”。现代汉语中特指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访客,常见于国际会议、外交活动、文化交流等正式场合。
如需了解更详细的例句或文化背景,可参考《汉语词典》或外交部相关礼仪手册。
外宾是指外国的宾客。"外"代表的是与中国国境相隔的国家或地区;而"宾"则是指来自其他地方的贵宾。因此,外宾指的是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客人。
根据《康熙字典》,外宾的部首是"宀",读音是/wài/,拼音wai4。根据康熙字典的统计,外宾的总笔画数为11画。
外宾一词来源于中国的汉语,在汉字中写作“外賓”,繁体字中的“賓”与简体字的“宾”相同,表示贵宾的意义。
在古代汉字中,"宾"的写法有所不同。例如,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的引申义是"来自外地的人", 使用的是"賓"的古体写法。
1. 欢迎各位外宾来到我们的国家参观访问。
2. 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外宾们共同讨论了全球气候问题。
3. 我们需要给外宾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展示我们国家的热情好客。
1. 外国:指的是与中国相隔国境的国家。
2. 客人:指的是来访的访客或宾客。
3. 观光:指游览名胜、参观风景的活动。
外宾的近义词可以是外国客人、外籍贵宾。
外宾的反义词可以是本国人、本地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