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土硃的意思、土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土硃的解释

亦作“ 土朱 ”。即代赭石。一种红色矿石,可作药用,亦可作颜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代赭石》﹝释名﹞谓代赭石亦名“土朱”。又﹝集解﹞引 崔昉 《外丹本草》云:“研之作朱色,可点书。” 清 黄宗羲 《陆汝和七十寿序》:“聚童子数十人,研土硃,授《三字经》、《千字文》以度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土硃”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不同语境有所差异:

  1. 基本含义
    指代赭石(一种天然红色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₂O₃),可用作中药或红色颜料。例如《本草纲目》记载其别名为“土朱”,具有苦、寒、无毒的特性。在古代,它常用于绘画、建筑彩绘或药物配制,如止血、镇静等用途。

  2. 引申含义
    在部分语境中,“土硃”被引申为粗糙、不精细的象征。例如“土硃”一词拆解为“土”(粗糙)和“硃”(朱砂),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不够细致。不过这一用法较为少见,更多出现在特定方言或文学表达中。

  3. 读音与写法

    • 拼音:tǔ zhū(部分方言可能读作“tǔ shú”)。
    • 异体字:也写作“土朱”。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其药用价值或历史文献记载,可参考《本草纲目》或地质矿物类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土硃的意思

《土硃》是一个多义词,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作为名词时,它指的是一种用红褐色土壤制成的颜料;作为动词时,它可以表示用土壤涂刷或染色。此外,它还可以指代古时一种红色的颜料。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土硃》的拆分部首为「土」和「石」,部首为「石」。它的总笔画数为10。

来源

《土硃》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释物》中。在古代,人们使用土硃作为一种颜料,广泛用于绘画、涂饰和装饰工艺品等方面。

繁体

「土硃」的繁体字为「土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土硃」的写法有一些变体。有些文献中将「硃」写作「朱」,有些文献中将「土」写作「士」。这些变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使用。

例句

1. 他用土硃涂饰了墙壁,使之变得色彩鲜艳。

2. 这幅画使用了土硃作为主要颜料,给人一种古朴而华丽的感觉。

组词

土壤、土质、硃砂、丹硃、青硃、分硃、硃色等。

近义词

丹土、土黄、红土等。

反义词

黑土、黄土等。

别人正在浏览...

阿好板位鳖拗波逃苍惶长铩阐综持久之计村婆打草蛇惊坊中语反走发死法议匪茹覆酱旮旯儿孤村耗散豪首河流龁萁呴沫镮贯皇宗降委缣缃解达齑粉犄角旮旯进场衿缨急征军乐团流揽六纬陇蜀露屑獌狿抹丢母老虎泥骨徘徊花排雾配缗烹爕盆栽评点侨终蹇谢轻悍扫尘霆骇透晓吐论晚伴儿微婉伍乘项缩霄鱼垂化熙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