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陇蜀的意思、陇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陇蜀的解释

《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 陇 ,復望 蜀 。” 陇 ,指 陇 右; 蜀 ,指 西蜀 。后用“陇蜀”比喻人心不足,所求无厌。 明 无心子 《金雀记·临任》:“真薄倖,原何 陇 蜀 相兼併。”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理刑之官,非可以兼辅导,若如所请,将来 陇 蜀 之请,又不知其如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陇蜀”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地理与历史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指代中国古代的陇山地区与蜀地,即今甘肃省东南部和四川省一带。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隗嚣传》“帝知嚣欲持两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稍黜其礼,正君臣之仪”,其中“陇”指隗嚣割据的陇右,“蜀”指公孙述占据的巴蜀地区。从构词角度分析,“陇”原指陇山(六盘山南段),因山体绵延而得名,后演变为陇右地区的代称;“蜀”则专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巴蜀区域,两者地理相邻且战略地位重要,故常被并称。

在历史语境中,“陇蜀”多用于描述两地政治军事的联动关系,例如《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欲以一州之众与贼持久”,即强调陇蜀地区在蜀汉北伐中的战略价值。文化层面,该词衍生出“得陇望蜀”的成语,典出《晋书·宣帝纪》,比喻贪得无厌,侧面印证两地资源在古代的重要性。现代学术研究中,“陇蜀”常作为历史文化区域概念,用于探讨秦汉通道建设、唐宋茶马贸易等跨地域课题。

网络扩展解释

“陇蜀”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语,其含义与用法如下:

1.出处与典故

源自《后汉书·岑彭传》中的名句:“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2.词义解析

3.用法与示例

4.现代意义

现多用于书面或成语引用,强调“知足常乐”的反面警示,告诫人勿过度追求利益。

“陇蜀”通过历史事件抽象出普遍的人性弱点,是汉语中典型的典故类成语,适用于文学、教育等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矮人百八丸白鹭纕抱锣备取灿艳侧近单于彻侯晨朝陈挹崇达传呼电话断种杜绝后患飞米转刍釜鍑抚念高美革情公产寒歌韩棱之剑寒腿汉语拼音字母睆然解角机惠季路金声掷地灸师举贷均拉俊郎可敦旷恩赂贿买红妈妈子茂材茅焦明片牛腰拍案炮燔劈头劈脑谯谯青旻倾吐衷肠秋熟曲摺瑞颠辱贶神魂摇荡水态万选青钱无过失责任制无营纤蠹销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