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卦的意思、外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卦的解释

重卦中的上卦,即六十四卦中的上三爻。亦称悔。《左传·僖公十五年》:“虫之贞,风也;其悔,山也。” 杜预 注:“内卦为贞,外卦为悔。”《旧唐书·历志三》:“若以贞晦之策加诸侯卦,得十二节之初外卦用事日。”《宋史·律历志一》:“十有二节之初,皆诸侯外卦用事日。”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占二的贞、悔,说是《易经》的重卦--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外卦是中国古代《周易》体系中六十四卦的组成部分之一,特指由三个爻组成的上卦,又称“上卦”或“客卦”。在《周易》的卦象结构中,每卦由六个爻组成,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三爻为外卦,下三爻为内卦。外卦通常象征事物发展的外部环境、未来趋势或与他者的关联,例如《周易·系辞上》提到“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强调内外卦共同构成对自然与人事规律的阐释。

从占卜角度,外卦在《易林》《京房易传》等古籍中被视为“应卦”,代表问卜者所处的外部条件或他人影响。如《说卦传》指出“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外卦的乾(天)、坤(地)、艮(山)、兑(泽)等卦象常被用于分析空间方位和人际互动。汉代象数易学代表人物郑玄在《易纬》中进一步将外卦与四时变化结合,认为其动态反映事物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现代汉语工具书如《辞源》《汉语大词典》均收录该词条,释义与《周易》原典一脉相承。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著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第1347页明确标注:“外卦,六爻卦的上三爻。”这一解释承袭了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中“卦体分为内外,取象有远近”的经典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外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重要概念,具体含义及关联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义

外卦指由六个爻组成的重卦(六十四卦)中的上三爻,也称为“悔”。与之相对的是由下三爻构成的内卦(贞)。例如,在《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记载:“虫之贞,风也;其悔,山也”,杜预注释为“内卦为贞,外卦为悔”。

二、象征意义

  1. 外在环境:外卦代表事物所处的外部条件、发展趋势或空间因素,如社会环境、他人影响等。
  2. 表象与结果:在占卜中,外卦可反映事物的外在表现或最终结果,而内卦则指向本质或根源。
  3. 时间与空间:部分解释将外卦视为空间因素(如地理位置),内卦对应时间因素(如发展阶段)。

三、实际应用

四、常见误区

部分资料误将外卦解释为下卦(如),但主流观点均以上三爻为外卦,下三爻为内卦,此说法得到《左传》及高权威文献支持。

补充知识

六十四卦的命名规则通常以外卦+内卦组合表示,如“水火既济”中“水”为外卦(坎)、“火”为内卦(离)。可通过外卦属性(如乾为天、坤为地)快速判断卦象的外在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

黯然伤神白水鉴心杯羹之让草料场阐证驰猎促装丹青妙手道笠貂尾扇调谕低地发颖夫荣妻贵浮螘格杀勿论供爨宫髻规恢镐池君槐衢混称活观音蹇然桀敖不驯颉臯井井有法进贤任能禁止令行劲壮锦字激贪厉俗计无返顾脊柱君家菓看肖神考详刻饰恐动贶临亏枉流泽陌纸臬府辟支小乘迁贿褰帷露冕弃过图新杞梁城亲用惸孤穷乡僻壤省额世况使信説夸四梵窝隐向口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