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鸿陆的意思、鸿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鸿陆的解释

(1).《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王弼 注:“进处高絜,不累於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乱其志。”后遂以“鸿陆”指高位。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不雪 雁门 之踦,先念鸿陆之远。”《全唐文》卷九九四载《珍州荣德县丞梁君墓志铭》:“鸿陆初渐,龙门早昇。” 明 汤显祖 《奉举主刘中丞开府闽中》诗:“儷景渐鸿陆,扬蕤覿紫宸。”

(2).《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復,於女信宿。” 毛 传:“陆,非鸿所宜止。”后因以“鸿陆”指不宜止息之地。 唐 宋之问 《为韦特进已下祭汝南王文》:“惟彼鴈堂,坠兹鸿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鸿陆”是一个源自古代典籍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解释,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一、古典文献中的含义

  1. 象征高位
    源自《周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指鸿雁飞至高而平坦的陆地,羽毛可作礼仪装饰,比喻人处于高洁之位且不受世俗牵绊。如北周庾信《小园赋》中“先念鸿陆之远”,即用此意表达对高位的追求。

  2. 不宜久留之地
    出自《诗经·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毛传注解认为“陆”并非鸿雁适宜栖息之处,故“鸿陆”引申为不适合停留的环境。唐代宋之问的诗文中也沿用此意。

二、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将“鸿陆”解释为“规模宏大、极为广阔”,如形容土地广袤或知识渊博。但此用法未见于传统典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衍生或误读。

建议参考《周易》《诗经》原文及权威注解(如、2、5)以深入理解本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鸿陆——古时中文中绝少的词汇

鸿陆是古汉字中极为罕见的一个词汇。它指代一个概念,表示天地间的广阔、辽远。鸿陆具有深远的哲学意味,在古代文献中被用以描绘自然环境的壮丽与无边。

拆分部首和笔画:鸿陆这个词由“鸟”和“陆”两个字部组成。“鸟”是鸟类的意思,位于上方,为头部部首,并在拼音中读作“niao”;“陆”指的是大地、陆地,位于下方,为地部部首,并在拼音中读作“lu”,合起来读作“hóng”。

来源:鸿陆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中,《周易》是古代中国的经典之一,由卜辞和爻辞组成,是古代卜辞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周易》中的“鸿陆”用以描述天地的广阔、无垠。

繁体:鸿陆的繁体字写作「鴻陸」。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鸿陆最早采用的写法是「鴻陸」。随着时间的推移,字形有所演变,到了现代汉字中的写法变为「鸿陆」。

例句:古代文献中的例句如下:“全宇宙的星星,散布在鸿陆之上,显得十分辉煌。” 这句话描述了广阔的天地中星星的分布和壮丽场景。

组词:与鸿陆相关的词汇有:“鸿蒙”(指天地初始形态的混沌),“鸿图”(指宏伟的计划或目标)等。

近义词:与鸿陆意思相近的词汇有“广袤”、“浩渺”、“无垠”等。

反义词:与鸿陆相反的词汇有“狭小”、“有限”等。

别人正在浏览...

备极卑居犇急播授拆字诗辰巳传阅春意图打稽恩奬奉命唯谨干阑苟求关节炎惯贼贵处诡问古器还白会解秽亵江回劫国解溲经济危机金兰会金组酒中八仙积习决别硿礲林籁泉韵临难无慑癧疡风牤牛眉连懑懑命期挐攫逆竪陪嫁骈语骠骑牵红人不聊生乳水试管霜臯双蛇双枱所欢哇淫晤语下标瞎鬼儿衔告险叵县志小时节系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