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莪的意思、蓼莪的详细解释
蓼莪的解释
《诗·小雅》篇名。此诗表达了子女追慕双亲抚养之德的情思。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后汉书·清河孝王刘庆传》:“﹝诸王﹞常有《蓼莪》、《凯风》之哀。” 宋 苏轼 《谢生日诗启》:“《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扫墓》诗:“ 王褒 私教授,长起《蓼莪》哀。”
词语分解
- 蓼的解释 蓼 ǎ 一年生草本植物,叶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果实卵形、扁平,生长在水边或水中。茎叶味辛辣,可用以调味。全草入药。亦称“水蓼”。 蓼 ù 形容植物高大。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莪的解释 莪 é 〔莪蒿〕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水边,叶像针,开黄绿小花,叶嫩时可食。 〔莪术( ?)〕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以根状茎入药,称“郁金”。全草亦称“蓬莪术”、“山姜黄”。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
网络扩展解释
“蓼莪”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诗歌名称,主要表达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追思与悼念,后成为孝亲文化的经典意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与读音
- 读音:根据《诗经》注音,“蓼”读作“lù”(现代汉语中也可读“liǎo”),“莪”读“é”。
- 字义:
- 蓼:指一种草本植物,茎叶有辛香味,诗中“蓼蓼”形容植物高大茂盛。
- 莪:即莪蒿,又名“抱娘蒿”,因根茎丛生如母子相偎,象征孝道。
2.诗歌主题与情感
《蓼莪》通过自然意象与强烈情感对比,抒发未能尽孝的悔恨:
- 核心内容:诗人误将莪蒿(象征孝子)看作普通蒿草(象征不成材),以此自责未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反复咏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情感表达:诗中“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等句,以“苍天无穷”比喻父母恩情难以报答,充满悲痛与遗憾。
3.文化影响
- 悼亡象征:后世以“蓼莪”代指对亡亲的追念,如《晋书》记载王裒因读此诗哀痛而废讲。
- 文学意象:莪蒿的“抱根”特性被引申为孝子思亲的象征,成为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孝道符号。
4.名句赏析
-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以“瓶空”喻子女无法奉养父母,暗含自责。
-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直白表达失去双亲后的孤苦无依,感染力极强。
“蓼莪”既是《诗经》中悼念父母的诗篇名,也是孝亲文化的核心意象,通过植物隐喻和直抒胸臆的哀叹,深刻传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永恒主题。
网络扩展解释二
《蓼莪》的意思
《蓼莪》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指的是菖蒲和草莓。
拆分部首和笔画
《蓼莪》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艸(草)和木(木头)。该词共有9个笔画。
来源
《蓼莪》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草木子》一书中。在这本书中,它被用来描述龙船上靠岸时常见的草和花朵。
繁体
《蓼莪》的繁体形式为「蓼蕚」,其中「蕚」是指花朵或花萼。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蓼莪」的写法可以是「蓼艾」。表示的是蓼和艾两种植物。后来,随着语言的演变,「蓼莪」逐渐成为了现代汉字词语。
例句
1. 这个湖边的花圃里盛开着一片蓼莪,非常美丽。
2. 他送给她一束菖蒲和草莓,象征着坚贞和甜蜜。
组词
组词中可以使用「蓼莪」的词语包括:
- 蓼莪草
- 蓼莪花
- 蓼莪香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蓼莪」含义相近的词语:
- 菖蒲
- 草莓
- 菖兰
与「蓼莪」含义相反的词语:
- 木头
- 艸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