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图赞的意思、图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图赞的解释

亦作“圆讚”。文体的一种,写在画面或图页上的赞美诗文。《旧唐书·蒋乂传》:“此 圣历 中侍臣图赞。”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类例》:“书之分四部也,实 魏 荀勗 始之。一曰甲部……一曰丁部,纪诗赋、图讚等书。”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见“ 图赞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图赞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主要源于古代文献与艺术传统。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词义溯源与定义

图指图画、图像或图谱;赞本义为颂扬文体(《文心雕龙·颂赞》称“赞者,明也,助也”),引申为附于图像后的评述文字。图赞即“为图画题写的赞文”,是图文结合的古典形式,兼具说明、评价与审美功能。例如清代《芥子园画传》中每幅范例均附名家题赞。

二、文体特征与功能

  1. 内容精简:多采用四言韵文,语言凝练如《历代名画记》所载顾恺之《女史箴图》赞文。
  2. 功能多元:
    • 阐释图像:解说画面典故(如武梁祠汉画像石题赞);
    • 升华主题:通过议论赋予道德寓意(常见于儒家教化类图像);
    • 艺术互动:体现文人“诗画一体”的审美观,如宋徽宗《瑞鹤图》御题赞文。

三、历史演变与应用

汉代始见于画像石题刻(如山东嘉祥武氏祠),魏晋后广泛应用于卷轴画、版画插图、方志图谱等。明代《三才图会》《程氏墨苑》等图谱类书籍,每图必附赞文以“彰其义理”。至近代,演变为题画诗的补充形式。

四、经典实例佐证

《后汉书·蔡邕传》载其作《赤泉侯五世像赞》,为早期人物画像赞文;明代汪道昆《列女传》插图每幅均有名士题赞,体现“图以载形,赞以载道”的编纂思想。


权威参考文献

刘勰著,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中华书局,1986年,第102页. 链接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武梁祠画像拓片》题赞. 数字资源

辽宁省博物馆藏宋徽宗《瑞鹤图》题跋. 官网

王伯敏:《中国版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第78页.

汪道昆:《列女传》,明万历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网络扩展解释

“图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用于在画作或图册上题写赞美诗文。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结构

  1. 基本含义
    该词由“图”(图画、图像)和“赞”(赞美、颂扬)组成,指为画作或图页撰写的赞美性文字。其形式多为韵文,常附于画作旁或单独成篇。

  2. 文字结构

    • 图:指代画面或图像,也可引申为“谋划”(如“图谋”)或“贪图”。
    • 赞:指赞美,也指一种以颂扬人物或事物为主的文体。

历史与文学出处

  1. 古籍记载

    • 《旧唐书·蒋乂传》提到“圣历中侍臣图赞”,说明唐代已有此类文体。
    • 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将“图赞”归入书籍四部分类的“丁部”(诗赋类)。
  2. 文学作品

    • 鲁迅在《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石印版《山海经》带有“图赞”,即每卷配有图文并茂的红色题词。
    • 宋代米芾、元代张翥等诗人均在诗词中引用过图赞。

应用场景


补充说明

部分古籍中“图赞”也写作“圆赞”,属于同义异形词。如需更多例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书画集。

别人正在浏览...

穿穴村浊搓挲当真假凋荒遁迹方外房箙放烟幕弹甫里先生感怆官酝挂钱归艎闺苑规整航线鸿路弘誓还珠亭晖焕慧籙卉衣户税煎沸揃坏奸愬攲侧紧綳綳禁阙救火投薪居邑腊八米辽西走廊留舍虑祸面波罗南珠奴角朴簌漂摇皮伤肉绽晴和秦京穷登驱驭生翠素概调制解调器涕涶通时合变脱窜危岑未及维新文公红鲜凈消铄械槛螇蝷新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