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肌体结实或衣物扎得紧。 叶圣陶 《友谊》:“她按摩两条胳膊,是比以前瘦了些,以前皮肤和肌肉是紧绷绷的。” 吴组缃 《山洪》四:“新娘穿着褐色布的短棉袄罩褂,把身子束的紧绷绷的。”
2.形容神经很紧张或表情不自然。 徐怀中 《阮氏丁香·<西线轶事>续篇九》:“卫生员紧绷绷的面部神经一下松弛下来了,如同听到解除了台风警报。”《花城》1981年第4期:“他决不轻饶犯纪律的人,大家也没有想到他会轻饶,思想上的弦都拉得紧绷绷的。”
“紧綳綳”是一个形容词,读作jǐn bēng bēng,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形容物体或状态紧密、结实
指物体被扎紧、束紧,或肌体结实的状态。例如:
形容情绪或表情紧张、不自然
用于描述神经紧绷、神情局促的状态。例如:
此外,“紧綳綳”也可引申为事物之间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如家庭成员或朋友间的紧密联系。
补充说明:
《紧綳綳》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物体或事物十分绷紧的样子。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紧绷的弦、线、绳子等。当一个物体被勒得十分紧绷,就像弦上的音符那样,就可以用《紧綳綳》来描述。
《紧綳綳》的拆分部首是《糸》(纟),它是表示线、绳子的部首。而《紧綳綳》共有16个笔画。
《紧綳綳》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在古代汉字中,紧的字形是由一条绷紧的线与人的手结合而成。而綳是一个繁体字,在繁体字中,可以看到字形更加复杂,变形较多。
在古时候的汉字中,紧的字形中间的部分更加细长,两端却比较宽,犹如一条被拉紧的绳子的样子。而綳的字形由丝与手结合而成,丝表示线或绳子,手表示人的手在紧绷绳子。这些字形都是通过象形演变而成。
《紧綳綳》可以通过组词形成其他含义的词语,例如:紧绷、紧绷绳、紧绷弦等。这些词语都强调了物体的紧绷程度。
《紧綳綳》的近义词可以是绷紧、紧绷等,它们都形容物体或事情达到紧绷的状态。而反义词则可以是松弛、松开,表示物体变得不再紧绷。
1. 演奏家的手指在紧绷的琴弦上飞舞,音乐声嘹亮而有力,引来了观众的喝彩。
2. 运动员紧绷的神情显示出他对比赛的极端重视和紧张程度。
3. 他的脸上紧绷着忧虑的神情,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压力。
4.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终于可以轻松地绷紧箭弦,实现准确射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