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概的意思、素概的详细解释
素概的解释
清白的节操。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初长血心,未启素概。辞从意空,言随事尽。”《南史·谢朏传》:“ 明帝 詔加优礼,旌其素概,赐牀帐褥席,奉以卿禄。”
词语分解
- 素的解释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丝。 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素淡。素妆。素雅。素描。 洁白的绢:尺素(用绸子写的信)。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素质。素养。素性。素友(真诚淳朴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 概的解释 概 à 大略,总括:大概。概论。概述。概貌。梗概。概要。概算。概括。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率(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称为此事件的“概率”。亦称“或然率”
网络扩展解释
“素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清白的节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词义:形容人保持高尚、纯洁的道德品质,不沾染污浊之气,强调节操的清廉与正直。
- 词性:名词,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表达。
字词分解
- 素:
- 本义指未经染色的白色丝帛,引申为质朴、纯洁、清白(如“素心”“素行”)。
- 概:
- 原指量谷物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后衍生为气节、节操(如“概节”“概然”)。
文献出处
- 南朝梁·江淹《萧被侍中敦劝表》:“臣初长血心,未启素概。”
意为:我(臣子)虽怀忠诚,却尚未展现清白的节操。
- 《南史·谢朏传》:“明帝诏加优礼,旌其素概。”
指皇帝嘉奖谢朏的清廉品格。
用法与语境
- 多用于褒扬人物品行,尤其古代表彰忠臣、隐士的文献中。
- 现代使用较少,属于书面雅语,常见于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
“素概”一词承载了中华文化对道德操守的推崇,通过分解字义与文献例证,可更深入理解其“清白节操”的内涵。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南朝文学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素概——一个多义词的解析
素概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下面来逐一解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素概的拆分部首是⺇(丿字底部的一横),总计五笔画。
来源与历史
素概最早出现在古代的词典中,《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光明、明白”的意思。后来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素概逐渐演化成了一个多义词,具有不同的含义。
繁体字与古汉字写法
在繁体字中,素概的写法是「素概」,和简体字无差别。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素概被写为「⺇⺋」。
例句
1. 他的演讲简短明了,不做过多的修饰,故而给人一种素概的感觉。
2. 这位画家的作品风格独特,笔下的山水意境十分素概。
组词
素馨、素雅、素心、概览、概念、概括、概要等。
近义词
简洁、明了、清晰。
反义词
复杂、混乱。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