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土芋的意思、土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土芋的解释

又称“土卵”。藤本植物黄独的异名。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杂书》:“往时儒者不解黄独义,改为黄精,学者承之,以予考之,盖黄独是也。《本草》赭魁注:‘黄独肉白皮黄, 巴 汉 人蒸食之, 江东 谓之土芋。’余求之 江西 , 江西 谓之土卵,蒸煮食之,类芋魁。”参见“ 土卵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土芋是汉语中对薯蓣科黄独属植物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的民间别称,其名称源于块茎形似芋头且多生于山野土壤中。该植物在《中国植物志》中被归为多年生缠绕藤本,块茎呈卵圆形或梨形,表皮棕褐色,内部肉质黄色。

从药用价值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土芋“气味甘、辛,寒,有小毒”,传统中医取其干燥块茎入药,用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现代研究发现,其含有的薯蓣皂苷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中华本草》收录)。

需注意区分的是,部分地区也将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俗称为土芋,但二者科属不同,后者属菊科,块茎可腌制食用(《中国药材图鉴》载)。

网络扩展解释

“土芋”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文献和用法综合解释:

一、植物学定义

  1. 指代黄独(古代文献)
    土芋在古代多指黄独(学名:Dioscorea bulbifera),属薯蓣科藤本植物,块茎呈卵圆形,肉白皮黄,可蒸食。其别称包括“土卵”“土豆”(非现代马铃薯)。
    药用特性:性甘、辛、寒,有小毒,可解药毒,生研水服催吐,煮熟后食用能“厚肠胃、去热嗽”。

  2. 现代方言中的指代

    • 部分南方地区称芋头为土芋,指天南星科芋属植物的块茎。
    • 北方某些方言中可能将马铃薯(土豆)称为土芋,但需注意此用法与古籍中的“黄独”不同。

二、比喻义

形容人性格呆板、朴实憨厚,含一定调侃或亲切意味。例如:“他这人像土芋一样,说话直来直去”。


三、文献与诗词引用

宋代黄庭坚、苏轼等文人的作品中曾提及土芋,如“黄姜收土芋,苍耳斫霜丛”(苏轼),多指其植物属性或借喻生活境况。


四、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区分具体含义,建议提供语境或查阅权威典籍(如《本草纲目》)。

别人正在浏览...

八辔边禁飙发蔽掩槽牀谄奉长悌朝处承安寸草春晖呆鸟凼子调斗东京六姓东陵瓜独木舟恩隐繁庑分烟析产焚逸轨操馘俘黑耀石花名册护作简体胶杯浇淳散朴禁方疾驶凯容渴尘万斛科名草矿泉水钌辔龙蟠伦次覼琐帽子戏法眉嵴迷梦民学秣马脂车黏牡普天饶爽人隐申徒失脚衰杖霜灾睡生梦死私业缩手缩脚痛陈危王五色气显秩嚣怨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