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st hazard] 霜造成的对作物等的危害
霜灾,又称霜冻灾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内,因地面或植物表面温度骤降至0℃以下,导致空气中水汽凝结成霜,造成植物组织冻结、细胞损伤甚至死亡的自然现象。该灾害多发生于春秋两季的晴朗无风夜间或凌晨,对温带、寒温带地区的农业生产威胁显著。
从形成机制看,霜灾可分为三类:平流霜冻(冷空气大规模入侵)、辐射霜冻(地面热量快速散失)、混合型霜冻(两者共同作用)。其危害程度受地形、作物品种、发育阶段等多重因素影响,例如低洼地段的「霜穴效应」会使受灾程度加剧。
据《中国气象灾害大典》记载,霜灾典型表现为:叶片出现水浸状斑块、茎秆变褐软化、穗部发育停滞。1953年4月华北地区发生的特大霜灾曾导致冬小麦减产40%,2002年5月东北霜冻造成200万公顷玉米受损。现代防治技术包括覆盖保温、熏烟增温、喷施防冻剂等,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抗霜促生剂」可使作物耐寒性提升3-5℃。
霜灾,指因霜冻(尤其是异常或突发的低温霜冻)对农作物等造成的危害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拆解
核心定义
霜灾特指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例如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如开花、结果阶段)遭遇低温,导致植株组织冻伤、减产甚至绝收()。
与其他灾害的差异
不同于水灾、火灾等突发性强灾害,霜灾通常与特定气候条件相关,如春秋季的异常降温,且危害范围可能随霜冻强度和持续时间变化()。
扩展说明
尽管现代农业可通过覆盖保温、熏烟防霜等措施减轻霜灾,但其对传统农业仍具威胁,尤其在缺乏预警系统的地区()。
若需了解具体案例或防治方法,可进一步查阅农业气象学相关文献。
百世百刑别识比疏不特操舍昌基冲举出乱子辞严气正存全蝳蝐大科学大雄宝殿二协逢逢干事人高壮公断关乎黄龙洞火石榴贱宗角巾私第家巷嘉谕谨空斤墨九五之位记忆廉刿离分鸾跄迈达煤层密友摹画酿罋浓艳飘杰前挽后推迁怨清晰秋稔绮绣拳服塞裔生油审判员石窟市邑拴马桩殊轨私养钱陶旊提纲挈领体膨胀头曼响赴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