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衰杖的意思、衰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衰杖的解释

居丧用的麻绖与哭丧棒。《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父没哀慟,焦毁过礼,草庐土席,衰杖在身,头不枇沐,体生疮肿。”《隶续·汉封丘令王元宾碑阴》 宋 洪适 释:“碑云:门徒雨集,盛于 洙 泗 ,故衰杖过礼,等于事父。惜乎碑石沦碎,姓名不能尽见。” 章炳麟 《二羊论》:“ 武帝 优于功臣,而薄于人纪,督促其从子以就衰杖。藉令以父殁无命为辞,则君固有命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衰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1. 基本解释
    指居丧期间使用的两种丧具:麻绖(用麻制成的丧带,系在头部或腰部)和哭丧棒(出殡时孝子手持的棍棒,象征哀痛)。

  2. 构成与用途

    • 衰(cuī):通“缞”,特指丧服中的麻布带,是古代“五服”制度中的粗麻丧服。
    • 杖(zhàng):即哭丧棒,用于支撑身体或表达悲痛。
      二者结合,体现了古代丧礼中对孝子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如《后汉书》记载“衰杖在身,头不枇沐”,形容守孝者不梳洗、以表哀思。
  3. 古籍例证
    《隶续·汉封丘令王元宾碑阴》提到“衰杖过礼,等于事父”,说明古代士人常以严守衰杖之礼彰显孝道。

  4. 注意可能的误解
    部分资料(如)将“衰杖”解释为“年老体弱拄拐杖”,实为对“衰”和“杖”字义的误读。该词本义专指丧具,而非泛指老人。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隶续》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辞典如《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衰杖》的意思

《衰杖》是一个汉字词语,多用于形容颤抖、摇晃不稳的状态。形容人的身体弱长颤抖,或物体摇晃不稳。

拆分部首和笔画

《衰杖》由“⺣”(手部)和“木”(木部)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1画。

来源

《衰杖》一词的来源尚不明确,但据推测与古时候使用的拐杖有关。拐杖为弱者提供支撑与平衡,而《衰杖》则形容了弱者依赖拐杖行走时的摇晃不稳的状态。

繁体字

《衰杖》的繁体字为「衰杖」,拆分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字相同,只是书写形式略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衰杖》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并未改变。

例句

1. 他年纪老迈,行走时总是靠着一根衰杖。

2. 风雨中的小船摇摇晃晃,宛如衰杖一般。

组词

1. 衰弱:形容身体或精神状态虚弱的。

2. 杖头:拐杖的顶端部分。

3. 衰败:形容衰落、失势。

近义词

1. 摇晃:形容来回颠簸、不稳定的状态。

2. 震颤:形容颤抖、战栗的状态。

反义词

稳定:与衰杖形成对比,表示安定、平稳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避就裨师拨浪鼓参差不一车币崇构宠子词藻宏丽科坻堮顶门针丢失独头茧发排纷纷拥拥风爱风靡一时附农干打雷不下雨革虑革新变旧贯头嚼裹儿交卸交与解饿阶级社会借口近里今日个寄死吉祥天女尻马坑子刻绳剌塔连接临门疁田立夏率神枚卜目今内姓宁固女皇浅话轻垢穷途潦倒耆叟缺蚀山矾弟韶陔沈阏申贺退谦苇桃乌贪狭庐鸮啼鬼啸蟹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