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小雅·楚茨》:“以妥以侑。” 毛 传:“妥,安坐也;侑,劝也。”后以“妥侑”谓劝酒。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饮至妥侑,延进瞽朦。” 清 魏祝亭 《两粤猺俗记》:“ 粤 以东则以七月望日,俾两髻男,三髻女,衣五彩裾,歌且舞以妥侑焉。”
“妥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文献和历史演变来理解:
劝酒礼仪
源自《诗经·小雅·楚茨》:“以妥以侑”,毛传解释为“妥,安坐也;侑,劝也”。最初指在祭祀或宴饮中安排宾客安坐并劝酒的行为。例如清代龚自珍《最录南唐五百字》中“饮至妥侑”,即描写宴饮劝酒的场景。
处事得当
现代延伸义为“处理事情稳妥适宜,适可而止”。“妥”取稳妥、安定之意,“侑”取辅助、协调之义,组合后形容做事分寸恰当。
“妥侑”既可指具体的劝酒礼仪,也可引申为抽象的稳妥处事,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
《妥侑》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安定、稳妥。它通常用于描述人的态度或行为,指稳重、圆满、不折不扣的样子。
《妥侑》的拆分部首是女(女字旁)和口(右边的小方块)。根据《康熙字典》统计,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妥侑》一词最早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诸葛亮引孔明于庐江,曰:‘吾庐江之人,可以使复汝妥侑。’”这里的“复汝妥侑”意为使你安稳、满意。后来,这个词逐渐流传开来,用于形容事物的稳妥与圆满。
《妥侑》的繁体字为「妥佑」。
在古时,妥字写作「㧴」,侑字写作「攸」。后来演化成现在的形状。
1. 事情办得很妥侑,大家都很满意。
2. 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妥侑而圆满。
3. 家中的安排经过妥侑的考虑,让每个人都感到舒心。
- 妥帖:安稳合乎情理;言行得体。
- 妥善:稳妥而恰当。
- 妥当:稳妥合适;得当。
安稳、圆满、稳妥。
不妥、不安、不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