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放黜的意思、放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放黜的解释

放逐黜免。《书·泰誓下》:“崇信姦回,放黜师保。”《晋书·陶斌传》:“骨肉至亲,亲运刀锯以刑同体,伤父母之恩,无惻隐之心,应加放黜,以惩暴虐。” 清 刘大櫆 《<吴青然诗集>序》:“独忆 青然 与余同被徵召……既而同罹放黜,相怜因相善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放黜(fàng chù)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动词,由"放"与"黜"两个单字组合而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特指古代对官员实施的两种关联性惩戒措施:既包含罢免官职的行政处分(黜),又附加流放远地的刑罚(放)。

从构词法分析:

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多用于描述重大政治事件,如《汉书·武帝纪》载淮南王刘安谋反案:"其赦天下,与胡越战者,皆赦之。淮南王安谋反,觉,自杀。党与死者数万人,放黜者又数千人。"此例印证了古代对政治犯"既夺其位,又流其地"的双重惩处制度。

近义词辨析:

现代汉语中,"放黜"一词多出现于历史研究领域,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为书面语,建议在当代司法语境中改用"罢免并流放"等表述以符合现代法律术语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放黜”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或正式语境中,其含义可结合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放逐和罢免,即对某人进行流放并剥夺其官职或地位。例如《书·泰誓下》提到“放黜师保”,即驱逐并罢免辅政大臣。

  2. 词义结构

    • “放”:意为流放、驱逐,如《晋书》中“骨肉至亲……应加放黜”即指驱逐亲属。
    • “黜”:意为贬斥、罢免,如《钟雅传》中“宜加放黜,以整王宪”强调罢免以整顿法纪。
  3. 用法与语境
    多用于历史记载或文学作品中,描述君主对臣子的严厉惩罚,如清代刘大櫆《吴青然诗集序》提到“同罹放黜”,指共同遭遇流放与贬官。

  4. 同义词扩展
    类似词汇包括“放逐”“贬谪”“斥退”等,但“放黜”更强调同时实施驱逐与罢免的双重惩罚。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晋书》《泰誓》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缏子玻瓈春不食烟火超群差三错四陈说触器大街当扆刀槊达因钓藤蝶衣敌后度日如岁仿纸风师扶辅观灯过处还去篁路浑淆昏谵甲吏蛟龙得云雨饥敝捷捷戒杀进酬眷异连舻练文立字露陌梅诸蒙头盖面谬得木格内草旁沿聘约抢捍前站起膘轻敲穷愁潦倒铨采缺阨鹊影入抄寿人授指往来体无疆之休吾伦五色诏无隙可乘香篝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