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品的意思、书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品的解释

(1).评论书法优劣的书。历代以“书品”为题名的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 明 杨慎 《书品》和 清 杨景曾 《书品》等。

(2).书法的风格造诣。 唐 张又新 《东林寺建碑记》:“ 北海 守 李公 ,文人之雄,书品之能者也。”

(3).册命的官品。 唐 杜牧 《战论》:“夫战輒小胜则张皇其功,奔走献状以邀上赏,或一日再赐,一月累封,凯旋未歌,书品已崇,爵命极矣……焉肯搜奇外死勤於我矣。此赏厚之过,其败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书品"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核心含义,均源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1. 指书法作品的品格级或艺术水准的评判: 这是"书品"最经典的含义,源自中国古代书法品评的传统。它指的是对书法家及其作品艺术水平高低、风格特点、美学价值进行品鉴、分类和定级的结果。古代书法理论家常将历代书法家及其作品划分为不同的品级,如"神品"、"妙品"、"能品"等(有时还有"逸品"、"佳品"等),以此评价其艺术成就和境界高低。例如,唐代张怀瓘的《书断》、南朝庾肩吾的《书品》都是著名的书法品评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这种品评不仅关注笔墨技巧,更重视作品所体现的气韵、格调、意境等精神层面的价值。

  2. 指书写者或书法家的人品、修养在书法中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下,有"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观念。因此,"书品"也常常与"人品"相联系,指书法作品所反映出的书写者的道德情操、学识修养和精神气质。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养被认为能够提升书法作品的格调("书品"),反之亦然。这种观点强调了书法艺术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人格精神的载体。

总结来说,"书品"一词,既是对书法艺术作品本身艺术价值高低的评定等级与审美判断,也蕴含着对书写者内在人格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映射与要求。它深刻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将技艺、美学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的独特文化特质。

参考来源:

  1.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书品"词条释义及历史溯源):https://www.cp.com.cn/book/7f7c5a1f/content.html (注:此为示例链接格式,实际引用需对应具体在线词典页面)
  2. 中华书局《中国书法大辞典》(相关词条及书法品评理论阐述):https://www.zhbc.com.cn/book_detail/1203 (注:此为示例链接格式,实际引用需对应具体在线资源或书籍信息)
  3. 《辞海》(网络版)艺术分册 - 书法理论相关条目:https://www.cihai.com.cn/ (注:此为《辞海》官网示例,具体条目链接需根据其网站结构确定)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词”和“书品”的解释如下,综合权威来源整理:

一、“词”的核心含义(综合)

  1. 语言学定义
    指语言中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如名词、动词等,具有表意功能。汉代后逐渐替代“辞”字,特指具体词汇。

  2. 文学体裁
    指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如宋词。需按固定词牌格律创作,早期可入乐歌唱,后演变为纯文学形式。

  3. 广义表达
    可泛指言辞、文句,如歌词、誓词等,涵盖书面与口头表达。


二、“书品”的多重含义(综合)

  1. 书法评论著作
    指品评书法家及其作品优劣的专著。代表作品包括南朝庾肩吾《书品》、明代杨慎《书品》等,这类著作通过分品第或评风格来探讨艺术价值。

  2. 艺术造诣与风格
    指书法作品的艺术境界和创作水平,如唐代张又新评李邕书法“书品之能”,强调技法与审美的结合。

  3. 古籍版本学概念

    • 广义:涵盖古籍的纸张、墨色、装帧、批校等整体品质(如初印本优于后印本)。
    • 狭义:专指书籍边栏外的余纸大小及破损程度,例如“书品宽大”指保存完好。
  4. 历史官制术语
    唐代曾指册封官员的品级,如杜牧《战论》中批评过度封赏导致“书品已崇”。


三、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摆样八舍本规表里相应宾国宾王惭魂畅亮春残窜越大规模待等贷恤登登短丧分契福筭改天换地更姓改物瓜条裹创酣酡盒菜江州车艰诘揭榜扣杀栏马墙凌霄殿漏疮路徽没佯门岗南斗恧怩怄气旁备盘怨葱泡漩甓社珠浅黛汽划子啓示敺骋三九相公善女人湿哭干啼十姓部落十捉九着水晶玻璃疏整松阡逃佃慝僞跳房子威姑蚊厨无迹可寻相佑洗净